我只去过北京两次,第一次2006年,第二次2013年。2006年是本人首次到中国,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游中国的极端角,从瑞丽到喀什。那次旅游北京是我最后一个站,去了中国那么落后的地方最后到北京感觉北京很现代化,很国际化。2013年和2006年比,北京更加现代化,更加国际化,地铁线增了十多条,到处新高楼大厦,豪华购物中心。南锣鼓巷北海那个片区很热闹,文艺青年到处都是。还好那些充满历史的胡同到目前为止仍然保护下来。我相信现在政府意识到“老北京”作为旅游印象的重要性。胡同里面居然发现美国人开的自酿啤酒厂还是个惊喜。北京的艺术界,音乐界无疑是全国第一,各种文化活动,什么口味的都有。从这些方面来说,2013年的北京确实比以前宜居。很可惜,(这点大家都知道)空气污染问题严重得要死,堵车堵得要崩溃。
北京无疑是人才集中的地方,很遗憾这个城市的空气污染问题那么严重。有钱可以找办法避免环境污染,但对老百姓来说北京怕不宜居。北京的地理位置不适合2000万这么大的人口。北京的位置是由军战略而不是由自然环境宜居的原因决定的。北京希望被视为世界城市,但她的环境问题使她远离世界城市排行榜的顶尖。我觉得中国的优秀艺术家,音乐家都选择在北京对全国发展和生活质量很不平衡。在美国,全国各地会出现《艺术小镇》的现象。在这些小镇生活费低,适合奋斗中的艺人。艺术欣赏着和客户自然会去小镇支持艺人。我觉得中国也可以以这种形式发展。
不喜欢北京,各种嫌弃讨厌,就离开她吧。无论她有多诱惑,都请离开吧。别让自己心里心生怨气,对自己不好。也不快乐。人生这样过何苦,天涯何处无芳草。当你们过年过节寻乡而返,留恋家乡的味道,北京,敞开胸怀容纳了五湖四海寻梦发财人们,如今生活资源匮乏紧张,车多人多交通拥堵,冰冷的高楼处处林立,北京把一切都给了你们,你们走了,而我们的家乡,北京,再也没有从前的味道和舒适。就像老舍先生的《想北平》,是我童年少年时北京的模样,如今她早已被迫变得面目全非,却还要饱受争议和唾骂嫌弃。如今我们失去了她,就像我们失去了青春年少。你们走吧,欢迎你们满怀憧憬的来,让你们失望了,也欢送你们离开去追寻更美的梦想,愿一切安好!
我是2004年来北京的,2012年离开的。在北京待了8年。在北京生活的那段日子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我的总结是:北京是一个你在的时候想离开,走的时候却天天回味的地方。我现在一年还会来几次中国,每次都很想很想去北京,可是因为工作和时间的关系,不能如愿。2004年我第一年去北京的时候北京很多方面是输给吉隆坡的。大一的时候很空闲,已经把该去的景点都去了。我最喜欢的地方应该是恭王府。小小的,却很精致。我最喜欢的季节,是春天和秋天,尤其是那种乍暖还寒的时候。要知道,我们国家是没有四季的。我特别喜欢开满花和黄色银杏叶的季节,这时候是北京最舒服的时候。我喜欢北京的各种小吃,除了小吃还能吃到各个省的美食。2004年之后,每一年的北京,发展很迅速。我特别喜欢这种还保留旧旧的,又一直不断进步的地方。至于人,我遇到过不少坏人,也遇到忠厚老实的中国人。庆幸的是,我遇到好的人永远都比坏人多。北京的大爷老奶奶,我还是挺喜欢的,尤其是宣武、西城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还是挺不错的哦!
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去过北京,但是从电视上,各方面媒体也看到过不少关于北京的介绍,我觉得北京应该是一个比较让人向往的城市,环境卫生在各方面应该都是比较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