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怦然心动》我看完后也对这女孩感触特别深,她独立而勤劳,恪守自尊但又不敏感到浑身长刺,正像邦妮另外一条说的,没有那个男孩,她也会生长得很好。对于成长电影来说,它对孩子和家长都很有教育意义,不论面对挫折还是爱,它都有非常正向的可贵的价值观。女主与父母相处的方式很打动人。可能过了初恋的年纪,我看到的都是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方式。比如,女主和父亲之间的对话,父亲为她画的那颗无花果树,父母对于两个儿子热爱音乐的态度,父亲对于智力有障碍哥哥的照顾。这些都很动人。
《月升王国》影片具有典型的韦斯·安德森风格。虽然在厚重程度上没有办法和他的一些影片相比,但是在情感表达,打动人心方面,还是可圈可点的。影片的质感相当特殊,完美地展现出了年轻人的初恋。影片回归了安德森1998年的影片《青春年少》的题材,但这次走得更远。这么一部台词隽永、情感动人而且意味深长的影片,极为适合做为戛纳的开幕片。
《泽西男孩》要不是朋友圈好评不断,还有朋友极力推荐,我差点儿就错过了。比演唱会更燃,四个美国男孩的音乐梦想,这就是音乐剧该有的模样!很喜欢。歌太棒惹。我爹一个听不懂英语的都全程乱嗨打节拍。当日在赌城场看的一个剧院工作的老奶奶看到我们外国人那么投入的看跑来很激动的和我说谢谢我们喜欢,怀念。
《文科恋曲》好像一场全民的成长教育。我们不能不再读书,可是我们也不能将读书变成逃避现实的方法,书让你开阔也让你狭隘,最后变成你拒绝成长的理由,长在身体里变成抗体,抵御着世界带给你的改变,可是你要明白,并不是所有的不愉快的改变,都是不好的。
《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关于青春期的友谊,爱情,自我认知和集体认同,很常见的题材。但编剧就是可以让人物有血有肉,非常丰满,大量的主角内心独白也让片子多了个维度。
《阳光姐妹淘》短短两个小时,塑造了形象丰富的高中7姐妹,她们一起打群架,一起学舞蹈,一起哭一起笑,后来分开了,但因为一个人的绝症找回了彼此,最后她们在葬礼上跳起了舞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