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忠犬八公》中教授轻柔的坐在大学教室中央的钢琴旁,琴架上放着一直逗八公玩耍的橙色小球,一曲哀艳的钢琴曲揍完,手拿起小球缓缓的站起来幽默的询问满座的学生:这样听起来会比较好一点吗?学生一阵哄笑。教授缓缓走向学生群中,一边深长的说着:记得我曾提过的约翰飞利浦苏沙吗?一边用手捏了下皮球,发出简捷的声响,教授继续说:他是二十世纪初最厉害的作曲家,他是个很有名的人。说道此处,教授缓缓坐在演奏台的边缘,手里依旧握着皮球。教授坐下继续说:不过他对录音有很大的意见,他从来不允许他的音乐被录音,就连爱迪生带着他新发明的留声机去找他,依然不允。不过庆幸的是爱迪生什么也不管,还是偷偷录了音。教授此时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起来,还有那紧紧握着的小球。继续道:爱迪生偷偷的录下了游行乐队的乐音,我想那是世上第一次走私吧,同学们你们怎样想呢?你们觉得苏沙的做法对么,对现在的表演者而言?你们能否走上舞台,在音控系统的旁边上插上你们的随身听,就这样,一劳永逸?我,我不知道,我比你们年长,不过我以为,音乐有一个要素,就是无法被捕捉的。生命,心灵也无法被捕捉。创意的火花,稍纵即逝。言毕,教授艰难的从舞台台阶上走下来走向学生们的座位间,手艰难的扶着梯形教室一排的座位坐下,伴随着沉重的喘息声,勉强的对身边的学生微笑,顷刻过后,教授在准备站起来的时候重重倒下,手中的皮球滚向远处……
我想,上面这段话应该是整部电影《忠犬八公》里面最长得台词了,故事的开始,一直反复周折的小狗“八公”,在机缘巧合之下与教授相遇在车站的站台,好心的教授在苦苦寻觅不到失主的情况下,收留了小八,经过重重困难,说服了特别讨厌狗的妻子,不禁觉得,任何与你发生的事和物,都是一种莫名奇妙的缘,并且你必须争取。
小八在教授的倾心照顾下,健康活泼的成长,每日送教授上班,在快到傍晚的时候车站的门外静候教授的归来,然后一起嬉戏一起玩耍,甚至他们一起吃东西一起洗澡。仿佛短暂的成长中,小八和教授已经是不可分离的伙伴一样。每天早上随教授一起出门,送到车站相拥一刻,才彼此哀伤的分开,长久以来甚至连从教授家中到车站途中的杂货店老板,一直卖热狗的老头,以及车站的管理员都以为他们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长久以来的相守,使教授下车后最想见到的就是八公,每晚火车到站前八公也总是默默的蹲在车站门口花坛的台阶上静候着教授,茫茫人海,只盼“伊人”。周末一起散步,休息一起玩耍,甚至女儿结婚的婚堂,都少不了教授旁边八公的靓影。
影片中最常见的一句台词是:嗨,八公。是众人每次看到小八温馨的问候,而小八也只是随在教授的身后,默默的陪伴着。小八十分听教授的话,却唯独不愿用口把教授抛出去的球捡回来,教授的日本朋友说,秋田犬不喜欢取悦于人,如果它要捡,一定是因为特别的原因。教授年迈,出事的那天早上,小八可能预知到什么,起先不随教授出门,然而教授不懂,随后教授要走,小八一直狂叫,也未能挽留下他,看着教授远走的背影,小八跑回窝内,叼着那个橙色的小皮球,迅速的赶在教授进入车站前追上教授,第一次捡球,教授欣喜若狂,赞不绝口的夸奖小八,高兴的对车站管理员卡尔和众人说,八公第一次用口把我抛出去的球捡回来,第一次……殊不知,八公是在尽力的挽留教授不要踏上不归的列车,站门前又是一阵嚎叫,依旧挽留不住。
教授在那次心脏病发作后,再也没能站起来,小八那日却在车站前的花坛上依旧等了一夜,众人沉寂在教授的丧失痛苦中,而小八却孤孤一身的等待在那最后离别的车站门前。悲痛过后,教授的妻子和女儿女婿搬家,之前的房子有了新的主人,小八在每日的寂静并且杳无音讯的守候后重归时,才发现属于自己的家,也没了。八公继续静守在车站前的花坛中,一直目不转睛的盯着那扇门,等着那不归来的人儿。教授女婿在新家安置好后,来到车站门前,强迫带八公去了新家,并且系了绳索,然后八公却久久食不甘味,一直哀怨的看着通往车站道路的大门,教授女儿的怜悯之下,解开了绳索,打开了大门,哀伤的说道:我知道你一直在等他向他,但我们何尝不是?小八,既然你想一直守下去,那你就去吧……小八亲切的舔了她的手后,快速的跑向了车站,继续在哪里守着,一路上的人们,也怜悯的给小八喂食,一个个的感动哀叹。晚上深夜的时候,小八孤零零的走到距离车站较近的车轨旁趴下安眠。
白驹过隙的日子,就这样哀伤而又重复的循环着,一个等待,身后的大树,叶绿叶黄叶落,叶子又绿又黄……一晃十年。十年对于人类来说只是几分之一的时间,对于一条狗来说,几乎就是一辈子。十年后教授的妻子重返故里的时候,看到蹲在车站前“尘满面,鬓如霜”的八公,不禁潸然泪下,之前干净活泼的八公已经荡然无存,只剩下苍老,满身尘土垂暮的老八公,期间卖热狗的老伙计和通过报纸报道好心人送来的给八公的赞助费,维持着八公十年来的生存,然后不变的是那个永远守护的丰碑。其实潸然泪下的何止剧中的人物,还有许许多多看到这一场景的观众。
电影《忠犬八公》根据一个故事改变。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农学部教授上野英三郎开始饲养该犬,并取名为“八公”。每天八公都会在家门口目送上野教授上班,并且在傍晚的时候到涩谷站去迎接主人下班。
上野因病猝然去世,然而八公犬依然每天到涩谷站去等候主人的归来。直到最后死去。
八公因患丝虫性象皮病而死亡。死后尸体被制作成标本,保存在国立科学博物馆。
电影中平凡的故事,平凡的人总是容易让人感动。因为在平凡的事情上总是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光辉。八公虽然不知道什么是忠诚的含义,但它却用自己的行为定义了什么是忠诚。中国人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真正的美德往往在于一种执着。 (漫域联播。
简单的故事,舒缓的配乐,忠诚的小狗,暖暖的情意,默默地流泪,非常令人感动的一部片子。狗的一生有多长?近十年的默默等待,就只为那一份爱,人生若只如初见,就算是人又有几个能做到,也许我们人类总是为世俗之事而牵绊,与狗狗相比,我们真的是爱得不够纯粹。
八公是犀利的,它从不嫉妒主人对其他人的爱,有时候它会静静地呆在自己的房间,但它对主人的爱又是别人无法替代的 。
狗的生命十五年仿佛就是人类的百岁,它们即便成年也只有四岁儿童的智商,但是在此单单一个守候就是十年,直至八公死去,在闭眼前,它看到的,依旧是教授陪伴着它一起奔跑的情景……八公就是在这样无止境的等待中,生病而亡,享年12岁。
这是个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情节一样,发生在日本,有争议的是八公去车站的原因和死因,值得庆幸的是,八公死后日本人把八公的身体做了标本,经过现代科技的解剖,确认八公死于丝虫性象皮病,而非是因为在车站吃食物被竹签插破肠胃导致致死的蜚语。现在在日本的涩谷车站,爱心人士为八公建造了一个雕像,八公死后和教授埋葬在一起。
一年前就看过这部经典的巨作,这是一部不需要语言的杰作,一直想挥笔写下点什么来祭奠下这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却唯恐自己才疏学浅,写不出好的效果,今天重温《忠犬八公》,断然决定写点什么,哪怕只是向身边的朋友说声有部这样的电影去看,有个这样的故事去感动,足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