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九世纪初期,轻音乐就已经被用来促进病人的睡眠。医师指出,失眠患者聆听适合的轻音乐,确实可减少安眠药及镇定剂的使用。轻音乐促进睡眠的科学研究也已在德国、美国及苏联等国家陆续被证实,基于上述原因,轻音乐治疗渐受重视,并已经受到医护人员普遍的使用。
【睡前听音乐的作用】
睡前听些轻音乐会有不少好处,比如说改善情绪,减轻抑郁。明亮、乐观的音乐,比如犹太音乐,萨尔萨舞曲,瑞格舞都是对付忧郁的良药。听轻音乐还能镇静睡眠,研究人员发现,在睡前听四十五分钟轻松的音乐,能让你安睡一夜。轻松的音乐减轻交感神经的张力,减轻焦虑,降低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同时通过放松肌张力和消除杂乱的思绪而有助于入睡。
【怎么选择轻音乐】
想要入睡的人,一般选择的是那些含有自然之声的轻音乐,比如山泉和溪流声,虫鸣鸟叫声,这些能使大脑皮层由兴奋渐入抑制状态,从而帮助我们很快入睡。另外还可选用五行调式中的宫调式、羽调式音乐,其安神助眠作用也很明显。羽调式音乐风格清纯、凄切、哀怨、苍凉、柔润,有如高山流水,富于清澈与光彩。宫调式音乐,悠扬沉静、温厚庄重,给人以浓重厚实之感。不少人喜欢戴耳机听音乐,也要注意长期佩戴也会对耳朵造成损害。
【听音乐要“对症下药”】
对于因为焦虑而失眠的成年人来说,可以尝试一下听古典音乐。世界上公认的最能治疗失眠的古典音乐当属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乐曲是温和的、智性的,技艺精深而又流于自然。当然选择音乐时还是要根据自身喜好来选择,才能起到促进睡眠的作用。并且在听音乐的时间内,最好完全放空,不要再想事情,也不要想着自己为什么还没睡着,精神轻松下来,人可能就睡着了。
古人云,“以自然之声养自然之道”。以自然声音为素材的纯音乐受到不少人喜爱,比如著名的瑞士班得瑞轻音乐《仙境》系列,台湾的“听见大自然”系列《森林狂想曲》等。最新一期台湾《康健》杂志指出,这类音乐使人心情宁静,对睡眠大有裨益,甚至可以作为失眠症的治疗方法。大自然音乐,究竟有怎样的魔力呢?
首先,引发回忆和联想。大自然音乐由自然韵律组成,比如淅淅沥沥的雨声,叮咚缠绵的泉水声,千回百转的鸟鸣声等,给人纯净、一尘不染的感觉,让人身临其境,唤起心中美好的感觉。其次,与人的身体产生“互引作用”,就像产生了共振。美国学者迈尔斯通过临床研究发现,舒缓的音乐可以减缓脉搏、心跳及呼吸速度,降低血压并放松肌肉,使紧张情绪得以缓解。另外,聆听自然声音,如流水声,能诱发大脑产生更多的α脑电波,而这种频率的脑电波是大脑处于平静放松状态下的理想波动频率。音乐治疗师斯科特特别指出海洋、溪流、雨和瀑布的声音是达到放松状态的有力方法。 把数羊入睡的办法忘了吧,下次如果你再睡不着的话,试着放一张爵士乐的CD听听。研究者们发现,只要在睡前听45分钟轻松舒缓的音乐,晚上就能睡得很香。研究者们发现,听音乐能产生有助于安稳的睡眠的生理变化,比如心跳和呼吸放缓。选择听的音乐应该都是节奏在每分钟60-80拍的舒缓音乐,如爵士乐、民歌或管弦乐曲等。
最应该选择的是那些含有自然之声的轻音乐,比如山泉和溪流声,会让你 仿佛置身于大自然,有一种旷远、宁静、清新、安全之感,仿佛真的听到了清 晨森林里群鸟的啼鸣,听到了小河流水的声音,这些能使大脑皮层由兴奋渐入 抑制状态,从而帮助我们很快入睡。另外还可选用五行调式中的宫调式、羽调式音乐,其安神助眠作用也很明 显。羽调式音乐清纯柔润而又苍凉哀怨,有如高山流水,富于光彩与清澈;宫 调式音乐,悠扬沉静、温厚庄重,给人以浓重厚实之感。特别是根据这些调式 的要求重新编配的轻音乐旋律,比如《催眠曲》《二泉映月》《仲夏夜之梦》 《汉宫秋月》《平湖秋月》《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姑苏行》等,更是 让人心情舒畅,情绪安定。如此看来,轻音乐无异于健康睡眠的“催眠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