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我觉得这个片子是个很悲伤的爱情故事,如此而已,年岁渐长,当我丢掉少女瑰丽的梦想之后,我终于懂得了为什么都这部戏是最伟大的日剧,因为它说的不是爱情,而是人生。我曾经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完治不爱莉香,我为这个感到很悲伤,但是等我回头看的时候,我赫然发现完治是爱莉香的,就像漫画本里面完治有句心里独白“如果你在东京街头,遇到一个眼睛微笑得像月牙一样的女孩,那是我爱过的女孩,她的名字叫做赤名莉香”。然而,此时我的感觉却更加的悲伤。我悲伤的是,我开始理解完治,开始理解里美,甚至开始理解三上,却惟独不能理解莉香。为什么可以那么毫无保留的勇敢的爱一个人?为什么明知无望却一次次的给完治机会,希望他能保护自己?为什么能够忍受自己永远都是在等待的绝望的姿势?为什么能够心里那么孤独难受却跳到他面前,微笑着叫“丸子”“丸子”?为什么??这些我都不能明白,尤其是成年之后,站在这个真实的世界中,我更加不能明白。
相反的,完治才是真真切切的我们中间的每一位啊。他怎么会不爱莉香呢?永远微笑叫着“丸子”的莉香,永远能干出色的莉香,如此深情的待他的莉香,即便再不会爱人的人,都无法不动容呢?只是,他腼腆的淳朴的而胆怯的内心里,他又是如此的怕莉香。
永尾完治,一个乡下出来的腼腆少年,对东京这个偌大的城市,既是充满了小心翼翼的期盼,又是充满了漂泊的不安定感的。莉香在某种意义上就隐喻着东京这个城市,充满了活力与改变与勇气,是完治想接近,内心却又怯懦到止步不前的城市。而里美,便是他熟悉的小镇一样的味道,他熟悉她的慌张,也熟悉她的温婉,也知道自己可能被她需要,他在里美的世界里是主动的,是有安全感的,里美的世界是没有莉香那么大的不可知的变化,里美的世界是他可以把握,可以自由驾驭的。安全感才是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安身立命的根本啊。就像完治选择了里美,里美也放弃了三上一样,他们都为了安全感,放弃了爱情,也像现实生活中的你和我一般,我们许多许多的人都在这现实的安全感与理想的爱情二选一的选择题中,我们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前者。我们喜欢莉香,我们欣赏莉香。可是我们很多人还是选择做了完治,不是么??《东京爱情故事》的经典便是“它赞扬了爱的勇敢,也理解了爱的怯懦”。
每个看过的人,心中应该都有自己的莉香,都有着自己对完治和里美的喜恶。放得下的,是对于选择对错的纠结、对于缘起缘落的叹息,我们放不下的,是对自己过往的回忆和对未来的踌躇。从理智来讲,剧中人物,每个人最终的选择都是符合逻辑和常理的,是一种有着真实和现实的社会心理和传统基础的自然而然的归宿;然而,感性的情绪又在时刻鞭挞着这份现实理性所带来的遗憾和缺失,让我们对莉香平添了无尽的惋惜、对完治附加了无助的失望、对里美施加了无谓的责难。我想,这么多人有这样的情感共鸣,某种程度上,是因为这部经典,是那样完美地契合了我们这个时代的背景投射在每个人身上的阴影。城市化、商业化、国际化、社交化,这四个现代化,深深地影响着剧中的每一个角色的性格和命运之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