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年代久远的歌的源头是不是有故事,作为九零后,我对这首歌的印象是殷桃主演的电视剧《搭错车》,那时殷桃还很年轻。电视剧主讲一个少女,和一个男子相恋,貌似男的地位什么的要比少女高,然后男的在芦苇从中要了少女,然后就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少女在芦苇中泪眼朦胧地呼喊着男子的名字。后来,少女发现自己怀孕了,在那个年代这是一件非常残忍的事,她选择嫁给一个年龄大的哑巴来掩盖这件事。在生下孩子后不久,少女无法忍受和哑巴一起的生活,就离家出走了。哑巴的妹妹不喜欢她和她的孩子,就极力劝哥哥把孩子送人。在收养人家来抱孩子时,孩子脆生生地叫了哑巴一声爸爸。
哑巴舍不得把孩子送走,选择自己养她。因为谋生能力差,哑巴做着很辛苦的工作,住着破旧的房子,供女儿上学。后来女儿长大了,一个偶然机会在酒吧唱《酒干倘卖无》,被经理相中,以对她来说很高的薪资请她来唱歌。经理其实是她的亲生父亲,当时他们都不知道。在酒吧,女孩认识了一个弹乐器的青年,这个青年对她很好,有一次还说她妆太浓什么什么的。然后女孩的母亲知道了她亲生父亲和她的存在,想把女儿要回来,哑巴不同意,在小屋子门口堆满了大白菜,不让他们进来。后来,经理设计了一个圈套,请哑巴吃饭,让女孩“无意”听到了自己的身世。然后,,,就不记得剧情了。。
在这部电视剧中,女孩的母亲选择了她亲生父亲,是托付一生幸福的一次搭错车,哑巴选择了留下女孩,付出很多,却最终引出很多烦心事,是一次搭错车。女孩的命运给女孩的玩笑,是女孩的一次搭错车。
将正确的语词分断出来后,再来研究它的本意、本义。在闽南话中,“酒”即人们日常饮用的各种酒的总称;“酒干”是什么呢?这是外地人最不了解的闽南名词——空酒瓶子;“干酒”是闽南话的倒装“把酒干了”的提议或氛围;“倘”的本义是可以;“毋倘”是肯定词不可以、不应该;“有倘”是设问,有没有什么可以……怎么样;“无倘”也是肯定词,无什么可以……怎么样;“有倘买”是肯定句,有什么可以买;“有倘卖”也是肯定句,有什么可以卖;“买无”是买不到;“卖无”根据语气分意思:语气轻是卖完了、卖了啦。语气重了是设问“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卖?”至此,“酒干倘卖无”这句话的本意、本义就推出来了,即“有没有空酒瓶子卖?”的意思。
这是一首年代久远的老歌了,却仿佛经久不衰般地一直传唱到现在。其实是一首很感人的歌曲,却慢慢由歌手们翻唱得变了原味。先是苏芮,唱得还好。然后到现在的迪克牛仔,已经变得越来越趋向于一首单纯的摇滚歌曲了,没了催人泪下的感觉。
闽南、台湾一带的男女老少们,人人都会扯着嗓子唱上几句“酒干倘卖无,酒干倘卖无……”。
这是一句闽南语,大概意思是说“有酒瓶子要卖吗?”。闽南、台湾一带收购废弃的空酒瓶子,再卖到废品回收站里赚点小钱的人,都是一边走街串巷,一边高喊“酒干倘卖无”。若有谁家里有空酒瓶子要卖,就会叫住这收购废品的人。
有说是闽南语的,有空酒瓶子卖吗的意思。可是我要说我什么也没有。
意思是酒你以喝完,你在把酒瓶卖了,你就不高尚了或你什么也没了。
是收酒瓶叫卖声,喝空了酒的瓶子卖不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