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表明态度:从丁院士身上我看到了支撑中国发展的脊梁,正是有无数默默无闻的奉献的学者才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的未来。向他们致敬!
这个采访最主要的矛盾在于柴与丁在认知层次上的差距(其原谅我使用的是差距而不是差异)。丁院士作为研究古地质的泰斗,其研究的时间跨度以亿年计,同时长时间的科研工作也使其相对于普通人更加的理性而富有远见。这造成了丁院士在看待问题的时候站的更高,看的更透彻。他让我们明白了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环境问题,它涉及经济、政治、科技、历史等一系列问题。而柴静在这个采访中所表现出来的,更像是一个普通人针对环境问题所发出的的诘难。凭借着自己的直觉和生活经历,妄下论断。从立场上就与丁院士相悖,所以我们在视频中看到柴的面部表情多次表现出惊讶和对对方的不认同。
一个有智慧有口才的科学家碾压文艺小清新。其实很多时候这些环保问题的核心其实就是丁仲礼先生的三个反问:
1以中国人为代表的广大第三世界的人民算不算人?还有没有人权?
2发达国家在已发展完的情况下,还要强行切掉一大块未来碳排放配额的蛋糕,还讲不讲道理?
3发展中国家未来还要不要发展?我们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到底是为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还是它只是发达国家扼制发展中国家的工具?毕竟人家丁仲礼先生是民盟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比记者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有这样的科学家做骨干,中国人之幸。
柴静采访丁院士的表情:轻浮,不屑,狡黠,顽固。足以说明一切。
美国豢养了一只蠢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