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首先说的是,这个片子拍的太厉害了。厉害之处不仅仅是把一个时空穿梭灵魂互换的爱情故事拍的有血有肉,而且还能在讲清楚主线的情况下,通过无数的细节,埋伏下了许多主线以外的故事和情感,并且这些支线情感不但没显得杂乱,反而巧妙的烘托了主线。比较容易看到的是敕史和名取的线,我就不多说了。我就说两个不太容易看到的线吧。
首先,是三叶的父亲,外乡人入赘宫水家当女婿。这条线里,新海诚通过一些非常隐晦的细节表达出了三叶父亲和母亲之间也曾发生过身体互换,并因此结缘。其一,奶奶说过宫水家的女子在少女时代都会有梦中变成别人的经历,只是时间太久远,她已经完全忘记了内容。其二,三叶父亲根本无心继承神社,只是因为深爱母亲才跑来入赘。其三,当换了灵魂的立花泷去说服父亲时,父亲说到宫水家的人都是怪物,并且立即意识到眼前的这个人并不是他的女儿,这说明父亲是知道宫水家女子的特异之处的。其四,灵魂归位的三叶去说服父亲的时候,父亲明显感觉到了人已经回来了,并最后接受了避难的请求。把这几条连起来父亲必然是亲身经历过的,残留的记忆因为时间关系比奶奶还多一点,否则一个外人听到这种事只会觉得是无稽之谈。用这么几个细节,就勾勒出了三叶父亲和母亲之间,从梦中互换到相识结缘,再到母亲病逝父亲心灰意冷而离开的故事。
还有一个不太明显的,是奥寺前辈。虽说她的行为比较明朗,但是她感情很隐晦,如果光看表面似乎是男主感情领路人的角色而已。可是当你深究一下细节,在这片里埋伏着一个非常辗转的感情变化线。第一个片段,是男主与奥寺前辈的约会,她通过男主的动作和神情发现了男主的心不在焉,这里面很有意思的一个细节是男主和奥寺前辈挤电梯时,拼命努力不往她身上靠。第二个片段,是男主去找三叶时奥寺前辈听说后主动要求跟随。第三个片段,是在旅馆时,好基友司问寺奥抽烟的问题时,奥寺回答说本来已经戒了。这几个片段,勾勒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名叫奥寺的万人迷型的女子,因为种种机缘,喜欢上了一个比她小好几岁的和她一起打工的男高中生,而通过女性的敏感,她也感到男高中生对她也有好感。因为高中生比他小好几岁,她为了使自己显得年轻一点,不因为自己的成熟而与其产生距离感,因此戒了烟。可是当她和男高中生第一次约会的时候,发现男孩的心里已经住着另一个人了,心中失望之下,再一次吸起了本已戒掉的香烟。并听说男孩想要去见一个“网友”的时候,执意跟随。恐怕她玩闹的表面之下,隐藏的是一个想要弄明白自己究竟输在哪里的心。可是当她最终确定男孩的心里已经再也容不下她的时候,只是将自己对爱情所付出的努力化作一句淡淡的“我本来已经戒了”。寥寥几个画面,一个成熟、聪慧又坚强的女子扑面而来。
大学读这个小说的时候我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这本书的故事是有关普通的东京和幻想的世界之间的交互。主人公当时被关在幻想世界里面出不来,当时一开始是想出去,但是慢慢的觉得幻想世界也不错,不出去了。因为他觉得自己在幻想的世界里面同样有了朋友,有了恋人,对他们有了责任,所以最后他决定不出去了。
当时这个对我非常的冲击,因为我觉得你明明在一个假的,架空的世界里面,你居然就决定不出去了。我当时觉得现实肯定更加重要啊。所以说,主人公的选择也好,村上春树的这种价值观的描绘也好,对我有一个很强的冲击。
但我又发现一件事情,就是主人公明明是虚构的人物。但是我自己居然会代入他,去替他考虑一个伦理道德的问题。我和他产生了一种共鸣,觉得他做这个事情不对。这种产生共鸣,让人代入的能力,我想可能就是作家想象力的一种表现。而这种想象力的体验也成为了我日后的创作的一种基石。
那么既然我能够为幻想中的人去设身处地的去想,我自然也可以为没有见面过的人真心的去考虑。这个是和这次的《你的名字。》有相似之处的。我之前一直有把我的这种考虑写成作品的想法,那么现在想来确实是受到了村上春树作品的影响的。
在等待中的我没什么事情好做,于是我决定开始回忆回忆自己有关于新海诚动画的记忆。
说实话,我比较认真的看过的诚哥的动画只有《秒速5厘米》,《言叶之庭》和《星之声》了。看《秒速五厘米》的时候正好是在高中休学准备留学的时候,那时候晚上自己偷摸的爬起来用电脑下载这部动画去看。
当时的我对宅也好动画也好并没有什么概念,只是觉得“啊!画面好厉害。啊!人物画的不可爱啊!”,但是最后音乐响起来,贵树和明里在铁路的两边对望的时候,我突然就想到了自己初中暗恋过却后来再没有联系的女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