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落的水泥厂,发电厂,化工厂,在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停止运作、人去楼空后,便成为了一个个遗世独立的失乐园。
钢筋铁架依旧厮守在工厂的遗址上,在黄昏到来之际,铭刻着一个时代的烙印。
江门的这片工厂遗址仅仅是作为我选取的众多工业废墟中的一个代表,而城市废墟当中另一个有味道、值得一看的地方,便是公园废墟。
说到这,我不禁想起了广州的世界大观。这片糅杂世界多国建筑景观的园区当年曾盛极一时,尚记得童年去游玩时的游人如鲫。翻阅相册的时候才发现当年还留下了不少老照片,如下图这张,我和姐姐骑着老虎的奇幻漂流。
如今世界大观经已倒闭,被丢弃于天河区东圃一隅,空余下附近因其而得名的大观路。当年人来人往如今已无人问津的建筑得以保留,在杂草丛生、无人打理的园区中屹立着,以残败的躯体昭告着另一个世界的存在。
有天黄昏途经此地,我做了一件勇敢的事,翻铁丝网潜入了已关停数年的城市废墟——广州世界大观去拍照。
上一次来的时候我只有三四岁大,昔日人来人往的园区如今已破败不堪。由于此处现属于并不对外开放的私人物业,未经许可入园的话进来难出去更难,也曾听闻前不久这里的董事长报警抓了一批擅自闯入拍照参观的青年人。
幸好到最后我运用自己的智慧,借着跟里面的工作人员交谈安全地逃了出去,并通过聊天套话获知了此处的一些小内幕。虽然老了,但我还是那么放肆。
而在世界大观附近,还有一个名叫航天奇观的乐园。当年由东圃镇当地农民自行筹资兴建,最牛逼哄哄的是还买下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实体,园区倒闭后依旧保留着。如今,这里又是一片沦为废墟的童年回忆。
说完了广州的公园废墟,我想说一说位于汕头老市区的这片名叫“小公园”的废墟,也是一个我很喜欢的地方。
小公园的地理概念,正是以中山纪念亭(文革时被毁,改革开放后复建)为原点,辐射开去的一带民国建筑群。
这里是汕头在民国开埠时期的CBD,但往昔繁华的百货大厦、西洋别墅与骑楼街,早已沦为了一片缺乏保护的颓垣败瓦。
对于这些应当保护起来的文物,汕头市政府在此前并没有做出太多的抢救性保护工作,反而是给这些破旧建筑打上了一个个“危房勿近”的标签,让人深感无力。
如今政府对小公园复修的工程已提上日程,但也只是停留于围蔽,未见有效的复修施工。真的不忍看到汕头这片如此有价值的“城市废墟”,在日后留给我们的只有惋惜和遗憾。
鄂尔多斯100, 100位国际级建筑团队打造的烂尾楼群。。。也是当地房地产泡沫破裂和大宗商品衰落经济衰退下的结果,令人感到惋惜。
鄂尔多斯100项目大概诞生在2008年左右,目标是成为鄂尔多斯“迈向国际化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
是国际建筑史上一次罕见的建筑师集群设计,共有世界29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位著名建筑师(但没邀请中国籍建筑师)在鄂尔多斯创意产业园一期E地块完成100个以建筑为主的建筑设计,这其中欧洲44名、美洲37名、亚洲18名、非洲1名,这 100位建筑师在国际建筑界或是已成绩斐然或是业界新锐,无一不是国际建筑设计界的精兵强将。”
不过,鄂尔多斯后来遭遇了像迪拜那样严重的泡沫破灭,它伟大的城市化进程走向了相反的方向。英国《金融时报》在去年的一篇报道中称“鄂尔多斯原本计划要与香港相媲美,现在这里的房地产公司甚至没钱支付工资”。
这个让100个国际建筑师们充满了希望的项目,最终自然也未能幸免。“鄂尔多斯100”中的100栋别墅,原本计划于2009年建成,且每栋售价不低于150万美元。但该项目后被媒体曝光“正在无穷期搁浅”
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老市区。一座因石油而兴,也因石油而衰的半废弃二十年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它保持着二十年前的风貌,城外是广袤的戈壁滩和干涸的河道,城内荒凉带是无人居住、楼房破败的空城。它也是中国房价最低的地方,“在一轮轮人口大迁徙后,老市区人口从原来的13万锐减到不足3万人。房价不断下跌。老市区一套80平米的房子只能卖几千元。”初到玉门老市区时走了一段路,感觉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玄乎其玄,还是很繁华的嘛,一点都没有老城的影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