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反应:管天管地的某总局,管武媚娘穿多少衣服,管王霁川是不是gay,却不管这个?exo me?好吧,可能有人会说这个节目设计得很精彩、很好看,但不管怎样,这个节目对于我而言都是三观不正和政治不正确的。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个人认为,目前我朝在男女平等问题上正处于一个分水岭,一旦处理不好,很可能倒退几十年。过去三十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有千般不好万般不是,这些没必要在这里说。但我认为,计划生育在某个层面上是为我国男女平等做出了贡献的。一大批独生女成为父母的掌上明珠,获得了一个家庭所能提供的最优质的资源,使得她们有机会、有条件接受更好的教育并获得谋生的技能、手段和勇气,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而现在,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和越来越多的省市延长产假,女性在找工作时劣势愈发明显。用人单位不愿意雇佣和提拔女员工,女性在学历和能力略占上风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在求职、晋升等阶段输给男性,这会带来很恶劣的后果。既然努力学习努力提升并不能反映在工作和社会地位上,那女性为何要这么努力呢?既然家里的女儿读书再好也很难找到好工作,那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家庭是否应该把资源向儿子倾斜?那我们是不是又要退回到“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了?在这种时候,国家层面对于性别平等的立法和执法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舆论的引导。现在冒出这么一个“选妃”一样的综艺节目,着实令我心寒。 再说说上面网友提到的国外两个节目,age of love(Age of Love (TV series))和bachelor pad(Bachelor Pad)。首先,名字上,就没有《黄金单身汉》这么带有性别歧视,不是吗?同样是30岁没结婚,男的叫黄金单身汉,女的叫剩女。 age of love,关键点已经交待得挺清楚了,age和love。节目的设置是一个30岁的澳洲网球运动员和13个年龄从21到48岁的女性,其中不乏有离过婚、生了孩子的。这13位女性被按照年龄分成了两个组,20多的叫"kittens",30多和40多的叫"cougars"。wikipedia上唯一的一条criticism是这么写的: Critics noted Philippoussis was closer in age to the twenties than the forties. He was only three to nine years older than the "kittens", while nine to 18 years younger than all of the "cougars". 我想,这已经能很明显区别出age of love和黄金单身汉这两个节目的不同了吧?
众所周知,芒果TV自制的《黄金单身汉》,节目的模式来自于美国ABC的《The Bachelor》,从2002年开播至今,已播出了20季,算是一档比较长寿的恋爱交友真人秀。 其实,《黄金单身汉》算是完全按照原版的Bible在做,无论是1位单身汉,25位女嘉宾的人设,以及每期节目的约会形式,集体约会、二对一约会、单独约会等,基本上都和原版一样。 25位女嘉宾最全全家福 但原版每一季最后一期,单身汉会从剩下的女嘉宾之中(一般是10位),选择是否开始真正的交往,中国版目前只剩下4个女嘉宾了,目测还得淘汰,是否表白以及正式交往,目前还不可知。 说句实在的,如果说从还原度来讲,这档节目确实没有什么问题,而且约会的硬件也算是高配了,豪华游艇、直升机、私人海滩、别墅等等,这档节目确实很壕啊。 但这档节目的问题在于,参与人数过多,淘汰速度过快,有些女嘉宾没还怎么露脸,就被淘汰了,更被提能够记住她们的名字和性格了。所以,这档交友节目总给人一种感觉,这是按照选秀赛制来淘汰的吧?
《黄金单身汉》对女嘉宾的淘汰,基本上是按照选秀赛制来的,而且采取的是陈楚河一票淘汰制。根据目前播出的7期节目,冷眼君大概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海选、复赛、半决赛以及总决赛。 节目首播,由于人数众多,25位女嘉宾是分成两个批次,分别跟男神见面。第一期就淘汰了四位,这节奏确实很快,和网综选秀节目的首期淘汰速度有的一拼。 从第一期节目开始,正式进入海选阶段,录制地点为三亚,总共包括四期节目,几乎每期至少淘汰2到3名女嘉宾,竞争之惨烈,可见一斑。因此,25名女嘉宾中,只有10位成功晋级复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