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在看一些古装电视剧或电影的时候总觉得两军对战是很震撼的事情,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分成两边相互厮杀,战鼓声激昂著每一个士兵。每个人为了建功立业奋不顾身的向敌人厮杀,似乎忘记了一切,也忘记了死亡。不过这就突出了一个问题,冲在最前面的士兵岂不是很倒霉?还是他真的什么都不怕呢?
那么先带大家来看看这个古代战场上阵型的首排士兵是怎样的?首先,站在阵列最前端的士兵不会是新兵,新兵没见过战场,很可能会在两军没有接触前就溃逃了,这样会是己方的军阵大乱,没有交战就已经输了,所以说首排的士兵都是军中的精锐,最能打的老兵。
那么按照推理,冲在最前面的人接触敌军后便开始一直往下厮杀,杀一人大概就几十秒钟,而战争一般都会持续一个小时以上,久的可能好几个小时,所以排头兵在连续作战的情况下体力会下降的很厉害,当杀一人时存活几率是50%,杀死第二个人时是25%,以此类推,当面对第十个敌人时,自己不死的概率就剩下0.097%,也就是说,当你碰到十个以上的敌人时,存活率都不到千分之一;而排在后面的士兵就不会,第一自己接触敌人的机会相对更少,第二当前面不行的时候跑的也快,岂不很占便宜?
在最前排也不代表著高死亡的风险,在阵列中有身旁和身后的战友保护,只要向前拼杀就可以,而且首排士兵也不会“打满全场”,统帅会根据战场情况,将首排士兵替下,由次列士兵顶上,也就是说在阵列对战时,首排士兵的存活率没有那么低。
而随著战争结束后,首排的士兵会得到特殊军功待遇,很有可能一场战争下来,就变成伍长、什长了,他们是军队中的骨干,带领军队中的新兵,毕竟战场上只有不怕死的人才能活下来。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或是想要多了解收藏这方面的知识想出手的可以关注我哦,首页点击“古玩出手”即可了解报名,欢迎您的咨询!
经常会在一些影视剧当中,见到这样的战争场面,一群手持武器的士兵怒吼着,进行冲锋。
那么古时候打仗,第一排的人为什么不逃跑呢/
其实我们看到都是只是虚假的,影视剧为了增加宏伟的战争场面,才会以这样的拍摄手法。
在真实的古代战争当中,不会让士兵跑在最前面,那岂不是去送死吗?
两军对战之前,一般来说,用的都是大型的投掷装置,投掷些巨石,以及燃烧物向敌军的阵营内。
然后会排兵布阵,跑在最前面的一般会用骑兵战马,而且战马的身上,都穿着重盔甲,骑兵手持长矛,对敌军发起冲刺。
还有一种是以人墙推进法,士兵手持木遁,第二排的人手持长矛,在木盾的缝隙当中,伸出枪头,一步一步向前移动。
如果说真实的战场,真的需要发生白刃战,必须跑在前面的士兵,那也不可能忘往回跑啊!
士兵都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如果往后跑,必定会被就地正法。
还不如往前冲,至少死得光荣,再者说也不一定会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