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甄嬛是一个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领导者,那么华妃,则是一个在顺境中,被自己的王冠压死的指挥官。有一种人,如华妃这样,拿到最好的牌,却最早出局。这世界的不公、不安、不平等、不容易和他们生活的世界不相干,这其中的有些人,被保护得荒谬至极,以至于说出“何不食肉糜”这样的言论,大部分人没有那么极端,于是酿就了普遍如华妃般的性情。这优渥的环境如一片浓雾,让华妃看不清实际的世界、听不到真实的声音、触碰不到真正的心。她乱箭齐发、左右开弓,将所有模糊的身影都视作棋子或是敌人,却想不到这些人早已秘密织就了一张网,让她在劫难逃。她可以说是作茧自缚,以至于满盘皆输。
一直觉得很多人对华妃的要求真是低的不能再低,华妃稍微做那么一丁点的“好事”,就感动的不行,觉得华妃本性善良。看到华妃彻夜察医书,在给皇帝的饭菜摆放上稍微上点心就感动的不行,觉得她对皇帝是真爱。不好意思,这还真说明不了什么,当时瘟疫已经传染的那么厉害,如果不及早找到方子,自己也有可能被波及,更何况华妃找方子也有部分原因是为了立功抵过。至于饭菜那个更是不值一提,无非是为了讨皇帝喜欢。安陵容给皇帝做寝衣也是拆了又缝,尽心尽力的。怎么没人说安陵容喜欢皇帝?华妃那个饭菜还不是自己做的,这点诚意根本不值得说。
皇上其实谁都不爱。非要比较的话,他对华妃的感情算相对深的了。他不希望华妃生孩子,但并不想她死。如果华妃性格好,贤良淑德,皇上肯定会一直好好待她,估计还会拨个孩子过继给她。华妃被贬为答应后,甄嬛眉庄都很失望,急着想弄死华妃,因为她们知道华妃在皇上心里非同一般。这次要没一鼓作气弄死,慢慢地皇上开始念旧情,没准哪天就死灰复燃了,到时候甄嬛她们可能都对付不了华妃。
她要没有他哥哥年羹尧,以她的性格和智商情商,早就死了几百回了。一失宠就装可怜,一得宠就到处炫耀招摇,不会做人,对身边忠心的人也不好,对自己的心腹颂芝也不好,对自己手下曹贵人也不好,对比自己官大的皇后也不敬,对皇太后也说不上尽孝。她没什么才华,没什么文化,也没有大智慧,性格也不好,为人狠毒。很多人说这个反面人物很讨喜,不过,如果你身边有一个这样的人,我猜你一定不会喜欢这种人。
华妃每一次对这些计谋的听取和实施,都代表她对残杀生命的行为是默许赞同的,而且事后她心里丝毫没有害怕与愧疚。当所有事情被揭露出来时,她的确爽快地承认了自己的所作所为,可直到她生命终结的那一刻,我都没有看到她对受害人表示过一丁点的歉意,没有对自己的狠毒表现出一丝丝忏悔。她仍然在诉说着自己对皇上的爱,怀念以前的恩爱时光,仍然在为自己做的狠毒之事找理由,觉得自己落到今日的下场都是因为甄嬛等人。自己永远是对的,错误全在其他人,从来没反思过自己曾经主动对她们做了什么。
华妃的性格中,有一种叫作“秀”的因素,她带着“秀”的体质进行社交,最终成为社交圈里最不受欢迎的人。大概是因为,人们喜欢自己“秀”,却不喜欢别人“秀”。爱“秀”的人,大多带着一种炫耀的心理,“秀”的过程中,旁人不难发现她们所传达出的高傲的信号,极端的人,是会鄙夷那些“秀”不起来的人。华妃的“秀”,多是针对皇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