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分这两个字总会牵动着这世间男男女女的心,星座、血型的话题总是围绕在我们身边,总会关注那么几个星座大师,有事没事都翻翻今日运势,如果星座运势告诉你今天会遇到命中注定的那个人,坐个地铁都会扫身边人好几眼,如果有个算命的还把名字都告诉了你,还一连两次都是同一个名字,那还等待什么?赶快去《命中注定》吧!
《命中注定》有着浪漫爱情故事的标配:异国场景,森林女+文艺男,童话情节,浪漫的不切一点实际。与现实脱离120分钟,好好谈一场恋爱,想着如果有这么一个男人骗骗自己,想着自己也能来场说走就走(zuo)的寻爱之旅,该有多好。然后继续在北京的三环里堵着,心里惦记着回家吃啥,谁来负责洗碗。
电影里用了7天的时间,让女主从“昆明”走到了“大理”,从知道一个名字到认定一个骗子,从命中注定到缘份天定,从误解到相恋。一个任性的女人,一个心眼多的男人,爱情里找对了人,再固执,再任性,再聪明,都抵不住爱情的血液,抵不住彼此吸引的目光。电光火石的一刹那,已然是命中注定,老话叫一物降一物。意大利、米兰、佛罗伦萨,马车,英雄救美,红酒,具备了一切女孩对于浪漫爱情的童话想象,如果这时候方圆还没有爱上冯大理,那就太非常理!就像女主在电影里说的:“她在梦里见过。”对,这个景象几乎青春期的少女都在梦里见过,等待着那个她命中注定的白马王子来英雄救美,然后坐在她旁边。
一个名字重不重要,重要!一个承诺重不重要,重要!但认清自己更重要,女主对于婚姻的徘徊,对于缘份的执着,都在这场兜兜转转的爱情里一点点的清晰,同时一点点给人指引,不教条,不生硬。对于爱情、婚姻,就像电影里的一段情节一样:柴油车如果加了汽油车会坏。
《命中注定》很容易让人联想起2013年的轻喜爱情片《北京遇上西雅图》(以下简称《西雅图》)。同样是异国恋情同样是汤唯主演,一个在意大利遇到雅痞廖凡,一个在西雅图邂逅暖男吴秀波,怎么看都觉得这两部电影血缘最近。的确,自从《西雅图》开始,爱情轻喜剧已经培养起了一个数目可观的固定观众群。她们要的很简单,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一个满足女性所有幻想的男主角,一个呆萌女主角最好还带点任性不羁,如果再去一个想去却没有去到的地方走走看看当地美景,那就绝对是一次不错的观影体验了。
《命中注定》就恰恰是针对这部分观众群体量身打造的爱情片。首先,从剧情上来讲故事简单到不能再简单。准新娘方圆从小被算命说她要嫁给的人叫宋昆明,结婚前的一天竟真的接到了一个叫宋昆明的男人电话,让她觉得缘分已到刻不容缓,于是二话不说放下电话就飞往了意大利。现实生活中很多女人就是这样,她们口中的缘分天注定究其原因可能都是一些幼稚得可笑的原因,比如星座、血型、在哪年哪月哪天的哪一个路口过的第几个男人穿什么颜色的袜子……
十年同渡百年共枕,绛珠仙子和绛珠草,林黛玉必须去找贾宝玉,不找都对不起上天的安排。正因如此,代表着这种典型思想女性群体的方圆才不顾智商空窗期的风险,只为三个字五万里外追求姻缘。她闺蜜说的好,在二人到达意大利某酒吧的时候,方圆冲上去就要去找对桌的宋昆明却被拦下来了,“等等方圆,咱们五万里路追都追都这里了,这最后的几小步可要走好啊。”滑稽吗?心酸吗?问问你身边的女人是这样吗?都是。
电影里特别有印象的一个情节反倒不是男主女主的情情骗骗,是一句女主闺蜜的“我想你了”,晓彤的感情在电影里的情节描述虽然并不多,却很细节,仅仅是通过一个电话。电话里那头是男人的叫嚷,这头是女人的烦闷。人们往往通过语言伤害来寻求情感诉求,却不知道一句“我想你了”抵过千千万万,幸福有时候是一段云南到大理的距离,有时候就只是一句“我想你了!”原本的“火药四射”溶于一句温情告白。
在小鲜肉充斥着整个市场的当下,可能丑男也是一条市场蹊径,说廖凡丑其实不公允,应该说型男。《白日烟火》文艺片之后接拍这类商业化还是转型挺成功的,毫无水土不服的痕迹,喜感也颇有种继承了葛大爷的衣钵的感觉,一晃神,以为自己在看《非诚勿扰3》。
汤女神的戏现在都是自带光环了,别人给加不加都无所谓了,四个字浑然天成。用电影里男主的话说:“一个小众女孩”,汤唯刻画的如此贴近人心,就像你身边的一个闺蜜,你仿佛在她脸上看到自己闺蜜深陷爱情的影子,虽然从西雅图到佛罗伦萨没什么本质区别,却总能让你出了影院然后不自觉的的说:我想谈恋爱!
电影虽然说着一个看似永远不会发生在现实社会的“童话故事”,却能让你在当下生活和情感中找到那么些情感共鸣,不为结婚而结婚,不因安于现状而停止脚步。虚幻与现实就像电影里方圆和冯大理玩的影子游戏,看到与实际发生的也许相差千里,也许它就是你的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