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韦恩的抉择,是向凶手复仇还是向势力复仇。是毁灭哥谭还是拯救哥谭。韦恩的选择使他最终成为蝙蝠侠。第二部:哥谭是否需要英雄,蝙蝠侠虽然战胜了小丑,却失去哥谭。为了哥谭他可以做任何事,甚至是人们眼中的坏人,是黑暗骑士。第三部:蝙蝠侠到底可以为哥谭牺牲多少,一个唾弃他的城市是否值得他再次现身。蝙蝠侠无所谓自己是不是英雄,他只需要贯彻信念,无论哥谭多少次需要他,他都会再一次去拯救。
这部电影算是吸取了漫画好的部分,然后以导演自己的角度加以改编,以及整个蝙蝠侠系列三部曲导演都在努力的营造一种在演悲剧的舞台剧的感觉,使人联想到古希腊神话那些挣开命运的束缚 努力追求自我价值的英雄人物。导演克里斯托佛诺兰 最擅长的是刻画人物的罪恶感,对过去的创伤,无论是盗梦空间还是致命魔术 还是蝙蝠侠系列 以及记忆碎片里那种罪恶感渴望救赎的感觉都成为了影片最重要的核心,
作为看过《黑暗骑士》的人,我的感觉就是:《黑暗骑士》塑造了一个与以前不同,或者说是一个更加真实的世界里的英雄形象。也成功塑造了一个强大,真实的反派。说实话,这部片子里的小丑是我见过的塑造的最成功的几个反派之一。它代表的就混乱中立,就是恶,他是为了作恶而作恶。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反派。他觉得自己看破了普通人人性的黑暗和丑陋,他还看破了蝙蝠侠内心坚守的正义。
说实话,这部片子里的小丑是我见过的塑造的最成功的几个反派之一。并以此一次次地把蝙蝠侠和普通大众玩弄于鼓掌之中,并希望蝙蝠侠可以堕落成他所希望看到的普通人的样子。但是他最后也输在了人性上:普通人的人性没有他想的那么坏,两艘船的人都没有按键;蝙蝠侠也坚守住了自己心中的信念,即使一人背下所有的黑锅也没有堕落。这部片子在人性的讨论上深挖一层。
《黑暗骑士》对人性的刻画和对社会体制的质疑超越了所有的超级英雄电影,好像你在喝一瓶波本,却喝出了单麦的层次,完全超乎预料,却很容易接受。诺兰就是把这种对人性的拷问包装得十分精妙,配合其擅长的对电影节奏的把控,在十分适合的时候塞给了你,这时候绝大多数观众都不会拒绝在观看英雄的同时再想一想一些深层次的东西。
在看《黑暗骑士崛起》之前,这个系列中的第二集《黑暗骑士》的出彩很大程度上强化了我对这个系列是“犯罪类型”影片的印象。但在看完第三集之后,再完整地回想诺兰的整个蝙蝠侠系列,发觉《黑暗骑士》其实是一次无比华丽的跑题,而《黑暗骑士崛起》让系列最终回到正题中终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