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之所以体育纪实性电影不好拍,原因有三点。
一、专业性动作非专业运动员无法模仿
如果是一部电影,那么肯定要请演员来拍,而一个演员对一项运动,可能并不会那么了解。所以演员在接到剧本以后,肯定会去大量恶补那项运动的知识等等,但是恶补并不等于精通,所以在拍摄过程中,如果遇到什么专业性的动作或者名场面的话,演员就很难模仿到位。在这种情况下,导演只能选用两种拍摄方法,第一种是直接截取以前名场面的视频来插入播放,另外一种便是远景拍摄用替身等代替。第1种人们的接受度也许还要好一些,但是第2种的接受度却并不会那么高,因为这让人感觉到非常敷衍。
二、电影中的人物与现实中的运动员会导致矛盾
如果是拍电影的话,肯定会对人物进行修饰加工,对故事情节进行戏剧化的改编。这与现实情节肯定有所不符,而人物性格观众的接受度也肯定有所不同,每个人理解的都有偏差,所以很可能在电影里面呈现出来的角色形象和现实中本来的人物形象有所不同,而这就会引起现实中那位运动员对电影产生不满。这样的纠纷其实是非常常见的,不仅是体育电影,其他电影也会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
三、场景复原困难,群众接受度低
在电影分类里面,体育类可以说是一大冷门类别,很少人会去电影院观看体育类的电影,所以很多拍摄体育类的导演都不会在拍摄电影时把预算提到很高。但是在没有预算的情况下,在面对打大型比赛、领奖等高潮场景时,拍出来的效果就会差强人意,达不到预期的设想,而拍出来的质量就会很差,无法让观众满意。
任何一个导演都想拍摄出一部好的电影给观众,不解决掉体育纪实类电影的这些困难,就算去拍摄这类电影也是吃力不讨好。
因为这样的电影拍摄需要耗费很多的人力和物力,拍摄的过程中还要掌握好相关的镜头技巧,所以说是很难拍的。
观众们更多在意的还是剧情,是影片人物的情感与故事。“平庸”二字,深深刺辣了我们的双眼。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不缺乏热血的体育故事,不缺乏伟岸的体育英雄,更不缺乏庞大的体育迷。但电影就不大好说了。
体育电影是不拍吧,人需要做很多大动作,动作还得标准,让观众能看的舒心,这得多废劲啊,拍摄方场地也不好找。
并不是不好拍,而是在于一些电影拍了观众觉得不好看,要不就是太过于煽情,要不就是太过于梦幻,让人难以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