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奥秘致力为广大影视爱好者提供电视剧电影未完剧情揭秘
你好,请登录

美国一直倡导平等自由,电影《绿皮书》在美国反响如何?优质

322次浏览| 2022-03-11 07:05:21 更新
来源:互联网
6个回答
满意答案

《绿皮书》重在讲述奴隶时代的美国,而不是现在的美国,这部电影也是在第91届奥斯卡上获得5项提名并狂揽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原创剧本三项重量级大奖,成为奥斯卡一大赢家。 

影片改编自真实事件,讲述在美国1962年,牙买加裔美国钢琴家唐纳德·谢利(马赫夏拉·阿里饰),和他雇用的一名意大利裔保镖兼司机托尼·瓦勒隆加(维戈·莫腾森饰)在前往深南部保守地区巡回演出的路途中发生的故事。 如果本片讲述的仅仅是黑人艺术家雇主和白人司机之间的故事,那么这个情节并不足为奇,然而偏偏是放在种族主义滋长的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时代背景下,在南北方对种族问题态度的强烈反差下,在种族歧视、同族相向、压迫与尊严同时生长的情况下,本片才充满了矛盾和冲突的戏剧性。欢乐剧情和圆满结局的背后,是书写着悲伤和压迫的浩劫。 

非裔美国人的地位不但没有依靠法律得到提升,反而被归为永久的二级地位(second-class status)。他们无法拥有与白人平等的权利,一切公共设施都被分为了“白人专用”和“有色人种专用”。就像《绿皮书》电影里的那样:在种族关系非常紧张的南方地区,受邀演奏的谢利没有资格和白人一同用餐,就连上厕所也要去林子里简陋的“黑人厕所”解决。

当时的美国各大州出台了各种各样的法律来强行进行种族隔离,如,奥克拉荷马州规定“白人与有色种族应该有分离的电话亭”,“委员会有权对白人与有色种族间的钓鱼、划船和沐浴进行种族隔离。”  如果仅凭早期黑人领袖布克·华盛顿幻想的那样,等待白人觉醒从而为他们带来平等,是不现实的。就像马丁路德金所说的,“许多年来以来,我听过无数次’等待’,次数多到足以刺痛我们每一个黑人的耳朵。这个等待更多的意味着永远,对正义的拖延就是对正义的拒绝。”

218 0

大家的评价倾向于两极化,对于电影所表现的反歧视、倡导不同肤色的人相互理解、尊重的主题,大家都给足了肯定。但是对于影视化的手法却引起了极大的争议,不少人认为节奏缓缓道来,是一部杰出的电影。也有人认为只是老调重弹,比较恶俗

《绿皮书》在美国反响一般,因为《绿皮书》电影这么改编,明显变成黑人的种族平等,最终靠着白人帮助认同获得“大和谐”的状态,这不但让原型家属不满,更让美国本土黑人团体表示抗议。

绿皮书》是好莱坞今年最好的黑人电影, 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探讨了黑白歧视以及社会阶级等严肃议题,让观众在嬉笑和感动的同时,又能引发对这些社会问题的思考,但是感觉在美国反响不好。

反响很热烈,因为绿皮书是讲的关于消除种族歧视的,而美国一直都是在种族问题上争议很大的,这部影片恰好就直截了当的直接其要害,可谓是当代电影界的标杆作品。

反响平平,美国倡导平等自由,和实行平等自由这个政策是两回事,所以说,不要太当真,当真你就输啦,看看就好了。

收到322个赞

凤凰谷生活最美

还没有个性签名哟
作者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若因此产生任何纠纷作者本人负责,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CopyRight©1999-2013 WWW.YI2.NET All Right Reserved 湘ICP备160204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