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也没有说五线谱比简谱流行,主要还是根据需要来选择,因为它们各有各的优势。你不妨了解下外国现代乐队(特指JAZZ乐队),用的记谱方式其实就是稍微复杂一点的简谱。五线谱的话相对于简谱它的优势在于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到各声部旋律的上下走向走向,并且在记录复杂节奏、密集音符还有一些特殊演奏技巧(例如踏板)的时候相比于简谱也更为清晰一些。所以五线谱通常用于器乐乐队演奏。(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之所以古典音乐里都是五线谱是因为简谱是到19C末20C才出现的,以前根本没有)而简谱的话它优于五线谱的方面一个是因为相对简单上手,毕竟对于初学者而言看线与间上的音远不如阿拉伯数字来的简单明了。或许这也是我国义务教育体系所规定的音乐课程里使用的都是简谱的原因吧。另外简谱还有一种似乎不太被人所知的优势就是首调优势。因为与五线谱的固定调记谱不同,简谱是首调记谱的,因此在转调上简谱无疑具有非常大的优势。这种转调优势要是用在离调上就变成劣势了0.0)同时首调优势还体现在试唱上。简谱适合首调法的,五线谱适合绝对音高的。两者基于的逻辑思路其实不一样。1对完全未受过训练的人,(受日常环境音乐影响,大部分普通人都是首调思维者吧),简谱比较好上手,简单。对于单旋律线条的(或织体不算很复杂的)、离调不频繁的、半音不是很多的、无所谓绝对音高的人声或乐器作品,合适用简谱。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五线谱在受过严谨、正统音乐教育的人那里都更「流行」,相反在self-taught的音乐人那里,无论是以备忘还是传播为目的的记谱,则千奇百怪各样都有。学院派的情况不了解,已邀请达人。自学者的情况了解一些——我们中国还算不错的,一般乐手都能分清楚音名跟唱名的区别,音名是ABCDEFG,唱名是doremifasol...就这么简单一概念,我跟一法国哥们儿掰扯了半年他愣是没能接受。法国人也用简谱,但他们概念中的简谱跟我们这里的,不一样。其他国家也有用简谱的,不过接触不多,不太了解。总之,全世界音乐爱好者、半专业、专业音乐人们对于乐谱的需求,无非就两点:让自己明白如何演奏让别人明白如何演奏,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并非只有一种,而我们并非总是采用最高效的方法,就是说,五线谱的流行不能按国内国外这么分,应该说是但凡受过正规音乐教育的就都使用五线谱,并非因为它更有优越性(当然它是有优越性的)。
个人以为,五线谱流行是因为它更适合乐器演奏,特别是每个音有固定的音高,不像简谱,必须明确书写1=X,几几拍什么的,完全没有五线谱那么直观。五线谱的直观性和确定性肯定是超过简谱的。我以前一直以为简谱是中国发明,看了维基才知道:(简谱)今天在东亚地区的台湾、日本和中国较为常见。其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后经德国人改良,遂成今日之貌。简谱在国外并不是很受欢迎倒是真,很少见有简谱曲谱。有时我自己也感觉,想根据简谱在琴上摸键还挺不容易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