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有演出”和“乐童音乐”两个票务平台上独立音乐演出的统计,新一酱发现,2015年中国内地有8050场独立音乐的现场演出。如果将此细分,在4个一线城市里歌迷们平均每天都能听到至少一场演出;有32个城市平均每周有一场现场演出;29个二三线城市平均每月能听到一场现场演出。如果你是不介意全国飞来追独立音乐人的小众文艺青年,那么中国总共有165个城市可供你选择。你可能已经听说,因为房租翻倍,Mao Livehouse北京要关门了。但Mao可没打算死,他们只是需要转移到另一个更合适的场地。
2015年,北京独立音乐的现场演出达到1471场,接近排名第二的广州的3倍。东城区集中了北京最多的演出场地,一年下来总计有1020场的现场演出,占了北京所有独立音乐演出场次的68%,超过了其他所有城市。对那些来自山南海北,怀揣梦想的独立音乐人来说,北京拥有最优秀的乐队,最好的Livehouse和最成熟的音乐产业,这里就应该是他们最初造梦的地方。同样作为一线城市的上海、广州、深圳和其他新一线城市的差距并没有拉开。如果细心一些你能看到上海的独立现场演出场次比广州和深圳还要少。“如果说观看音乐演出的观众,上海的消费市场目前是中国最大的。上海每年大型演唱会的数量在全国也是最多的,但这些观众并不是只在Livehouse看。从整个市场来说,Livehouse还是相当小的一个部分。”上海育音堂创始人张海生认为上海潜在的音乐消费市场很大,但并没有与之匹配的音乐环境——认真玩音乐的歌手太少。
摇滚,作为一个专有名词的话,无疑是帝都,所谓文化中心,崔健窦唯何勇唐朝以及其他杂七杂八的乐队,还有迷笛和当年的树村。 北京天时地利人和,自不必多说。 我想拎出来说的是天高皇帝远的西安,八九十年代涌现出来一批摇滚先锋,比如许巍老师、张楚老师、郑钧老师等等,每个单拿出来,都能跟京城滚星一较高低。这个城市为啥这么rua啃肉,至今是个谜,同样是古城,开封南京也没见出多少代表,值得研究。 另外一方面,如果把“摇滚”当做形容词来理解,北京、西安都不沾边了。应该是东三省全境和山东临沂淄博及周边文化圈。东三省属于民族重金属,性格狂放不羁,发型板寸秃头,声若洪钟,震撼心灵,出口便是歌词儿,加上和弦就是作品,与生俱来的灵魂歌者,男的都是梁龙,女的也都是梁龙。 山东临沂淄博一代,距新摇滚教父谢天笑老家不远,为乡土庞克,勇于对抗传统和世俗,善于用荒诞消解严肃,深刻表达出对平庸的抗争,刺穿生活的无聊真相。这一系列庞克精神,主要体现在红白事上,肥膘脱衣舞娘庆祝老爹仙去,胶带绑新郎寓意情比金坚等等,将庞克进行到底。
必须是西安,从老腔到秦腔,再到郑钧和许巍还有黑撒以及林林总总的乐队。那么大的地儿,那么沧桑的历史,那么开阔的心,那么坚持自我的步调,那么包容的血统,西安人乃至陕西人的嗓子就是用来摇滚了。并且,我发现,西安大街上纹身的人特别多,啥年纪的都有!西安,摇滚从秦腔就开始了。 听过秦腔的都知道,窝黑撒一嗓子吼出来的气韵,比重金属还带劲。 华阴老腔,从乐队的组合形式(打击乐器,弦乐等)到表达方式(狂放的,豪迈的等)。无不和摇滚乐有很多相似,哦,不,应该说摇滚乐像老腔,毕竟老腔有不止几百年的历史。 说完了过去看看现在。 张楚,郑钧,许巍……这三个名字摆在这,分量可是很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