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蜜》
“甜蜜蜜,你笑的甜蜜蜜,好象花儿开在春风里,开在春风里……
每当这段再熟悉不过的音乐在耳畔响起时,我的眼前就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幕画面:两个青年男女共坐一辆自行车下班。男的在前面用力地蹬着车,女的则坐在后座上,一边不经意地前后晃动着双腿,一边小声哼着这首《甜蜜蜜》……这一幕看似平常,但却又令人莫名心动——不错,这正是电影《甜蜜蜜》中的一个小小的片段,而那个男子就是黎小军,女子则是李翘。
他们的故事是从1986年开始。那一年,来自内地的黎小军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单纯的梦想来到了香港。他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而后在麦当劳快餐厅邂逅的那个叫李翘的女服务员,正是之前在来港列车上与他背对而坐、抵头而眠却又素未谋面的同车人;而李翘呢,只怕更不会想到,这个在见面之初令自己一心只想从其身上占点便宜、捞点好处的单纯男子会成为自己一生中的最爱,而且这样一段情缘,竟会牵牵扯扯、兜兜转转长达十年之久。或许,这就是人们长说的缘分。
然而如果暂时先抛开这所谓的“缘分”不谈,只看他二人的感情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相识还是相爱,也无论是分离还是重逢,这一路走来,虽然二人之间分分合合变故不断,但也不见得有多么的跌宕起伏惊心动魄。他和她,只是红尘俗世里的一对再普通不过的青年男女,只所以会产生感情,说到底亦不过是因为寂寞。
来到香港这个物欲横流的现代化大都市的人,无论是单纯善良如黎小军,还是精明现实如李翘,对于未来,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与憧憬,然而在香港的生活并非他们来之前想象中那般容易。
现实的残酷、竞争的激烈、人情的淡漠、物质的匮乏……所有的一切的一切,都让他们倍感压力,且缺乏安全感,甚至有时连明天会怎么样都不知道……面对如此复杂的“内忧外患”,人的内心会非常容易感到空虚和寂寞,亦会情不自禁地渴望来自他人的关怀与慰藉。或许正是因为如此,黎小军与李翘在交往之初时,他才会在明知后者经常占他便宜的情况下,依旧选择睁只眼闭只眼,其目的就是不想失去他这个在香港唯一的一个“朋友”;而李翘亦是如此,虽然她表面上精明坚强,但本质亦不过是一柔弱女子。独自一人身处异乡,她甚至比黎小军更渴望依靠与温暖,因此两个孤寂的人在同甘共苦、相濡与沫的过程中越走越近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而年宵节那天晚上的生意失败多少成为了二人复杂情感迸发的导火索,他们最终发生了关系。
——这算是爱情吗?或许此时还不能完全算,但情根已在不知不觉中在两人心里悄然深种。不过这二人却一直不肯、不愿去面对自己真实的感情,而只是以 “好朋友”的名义继续保持交往,且互相依靠。究其原因,是他们不甘心因为这样一段爱情而放弃了自己最初的理想。
“黎小军同志,我来香港的目的不是为了你,你来香港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我。”——李翘的一句话为他们之前种种矛盾的行为作了最好的诠释。黎小军的理想是能接远在家乡的未婚妻小婷来港团聚、完婚,而李翘亦时刻谨记自己来香港是为了发大财返乡乡盖屋,并且做一个真正的香港人。道不同,不相为谋。因此在他们分别意识到自己已无法再继续自欺欺人下去,而两人的目标又无法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只能选择黯然分手。
他们也想就此斩断情丝,一切从头来过。于是他们很长一段时间不再联络,身边也终于有了各自名正言顺的爱人……种种努力都尝试过了,可到头来,心中想着念着的却始终还是对方。
终于明白了自己心中的真爱,终于不想再继续欺骗自己的感情,所以在那夜缠绵过后,他们坦然承认了自己的“失败”,并勇敢正视自己内心真实情感,对未来均做出了坚定的抉择。
如果不是因为豹哥突然出事,这个故事或许就该在此圆满地落下帷幕,但好事从来就多磨,于是码头意外一别,咫尺转眼又成天涯。
李翘的选择倒也罢了,毕竟在当时的情况下,无论是出于情感还是道义,她都无法弃豹哥于不顾;而平时里多少显得有点窝囊的黎小军却在那时却表现出了一个男人少有的坚持与诚信。无论是码头的痴痴等待,还是之后与小婷的毅然离婚,其实都是为了兑现曾在李翘面前许下的诺言。
而后在分离的那些日子里,即使身处陌生的异国他乡,无论日子过得有多么的忙碌,想必黎小军都不曾忘记那个叫作李翘的女子。因为彼此的生命曾经交集,身体里也渗透了对方的熟悉气息,记忆深处那段在香港艰难打拼的如烟往事里,有他们曾共同拥有过的最纯粹热切的爱情回忆。
而李翘呢,虽然最爱的人不在身旁,但那种中国传统女性“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随遇而安的观念在她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果不是豹哥突遭意外,客死异乡,她应该会心甘情愿地跟着那个同黎小军一样深爱着她的男人相伴终老。然而命运却再次跟她开了一个玩笑……
多年以后,历经沧桑的二人兜兜转转,终于因为那首邓丽君的老调情歌《甜蜜蜜》再次邂逅于异乡的街头。当那熟悉的旋律在耳边响起时,当那不经意间转身,四目悄然相接时,电光石火之间,时间仿佛凝滞,一切亦真亦幻,恍如隔世——
荧幕下,不知有多少观众曾为这一幕唏嘘不已,感慨万千,然而电影中的有情人虽然终能再度聚首,可现实中的我们呢——要知道,我不是黎小军,你也不是李翘,即使彼此曾经刻骨铭心地爱过,但一旦放开了对方的手,不会有一首轻飘飘暖洋洋的《甜蜜蜜》让我们多年后再度邂逅于街头。
缘,固然妙不可言,但现实中的爱情却往往没那么浪漫。一部《甜蜜蜜》是一场光影交织的甜蜜美梦,梦中不是身是客的我们可以一晌贪欢,但到了梦醒时分时,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蜡笔小小生》
这部电影让我笑了N次,很开怀的那种,然后在影片的最后被达叔的一句“我不是乞丐”感动。那个丑角,表面猥琐,疯疯癫癫,却在一贫一骂中透着善良,所以才更让我们唏嘘。
达叔一直对那个盲女照顾有佳,还花掉自己所有的钱来给她治眼睛,本来我以为可以有童话更美好的结局的。但是看到盲女治好眼睛,他们两个在花店相见,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出来了! 盲女已经不再是盲女,而在盲女心中那个英俊潇洒的达叔却成了眼前邋遢的像个乞丐的老人,他们之间已经有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这两个人不可能走到一块。导演最后安排盲女的丈夫出来了,我觉得那一刻挺悲凉的,但是却又是最好的结局。唉!有深爱就是默默的付出不求回报
这是我看过最好看的喜剧电影,没有之一
《古惑仔系列》
关于古惑仔的电影有很多,我最欣赏也最喜欢的是由郑伊健、陈小春等主演的古惑仔系列电影。它主要讲述的是几个街头小混混由一个小角色混到后面当老大的经历,中间历经了许多艰难困苦,面对一个又一个的强敌。与对手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较量,虽然其中面对许许多多的危险,但是在他们的执着追求下最后都化险为夷。尽管影片中的一些故事带让人难以相信会发生那样的事情,但是他们其中的永不言败,中间的那一种正气,那一种负责任,敢作敢为的性格特征却一直贯穿于所有故事之中。故事当中的陈浩南的冷静、重情重义,充满正气。山鸡追求上进,勇敢,为着自己的理想不断的努力,积极进取。大天二的冲动,敢为兄弟出生入死,包皮的懦弱与忠心,洪兴的龙头老大蒋天生的那一种温和却极具震慑力的领导形象把一个洪兴社团的特点刻化得活灵活现。
“古惑仔”电影带有的“都市童话”色彩。陈浩南、山鸡、大天二、包皮和蕉皮五个好友总可以化险为夷的经历与义盖云天的侠气令人难忘。所以看到“97古惑仔战无不胜的标题时,觉得正合胃口,很是欣喜。完全没有体味到“战无不胜”的代价。 电影从大天二的婚事开始,轻松,愉快,有一点像“猛龙过江”的热闹开场。当元老们提出寻找蒋天养来作洪兴的老大时,我在想谁能来填补任达华的空缺呢?镜头转到了金碧辉煌的泰国一隅,一个身材发福的熟悉的身影带着让人捉摸不透的微笑进入了所有人的视野,很久没有见过他了,万梓良。在任达华留给银幕一个几乎完美的老大形象以后,万梓良将狂放,老练以及恰到好处的粗野赋予了蒋天养,为洪兴重新撑起一片天。古惑仔的冲突大约有两类,一类是与东星帮的争斗,一类是内部争权。此集重点放在了内部斗争上,也就是山鸡与生蕃之争,而生蕃由于投靠了东星耀扬,立刻被打入了反面角色。洪兴老大定了下来,矛盾冲突也有了,本来以为再来copy一遍前几集的拚杀,死几个无关轻重的人就可以欢欢喜喜大结局的故事却由于陈浩南心态的转变而产生了另一种滋味。也是此刻,山鸡与陈浩南“事无两样人心别”的境况将两个人截然不同的性格相互映照的分外生动。山鸡无往不胜的决心完全不能被陈几乎厌倦了争斗的理由劝阻,几兄弟中,由于陈的缺席,导致了在屯口的失策,大天二意气用事,行刺生蕃,几乎丧命,包皮大意失语,泄漏了大天二的藏身之处,致使生蕃找到了正在养伤的大天二…… 本来看古惑仔电影是不应该害怕目击死亡的,在这一系列带有娱乐色彩的电影中,B哥全家被施以野兽一样的暴行;蒋天生虎落平原,孤独的死在了荷兰酒吧前;十三妹眼睁睁的看着老爸倒在血泊中无能为力;被鲜血染透了的沙发承托起小结巴凄美的尸身;然而,那么多的逝去都不及大天二的死令人扼腕。面对一部电影,观众总是习惯以主人公的眼光去欣赏成功、去触碰死亡,不同人的离去也比会带来不同的震撼。直到大天二的离去,我才突然感到,长得不算帅,做事不算酷的他其实多么重要,在不经意间,他已经成为介于陈浩南的冷静,山鸡的奔放,包皮的迟钝之间的一个温和的空间。单单他俯卧于高楼下的躯体,就已经带来了一种无限的伤心。而他死后几兄弟也没有一聚的安排更让人感到辉煌过后的冷清。陈浩南独自饮酒凭吊,或许不单单是为了大天二的死。
也许《战无不胜》的结局安排是几部电影中最好的,巧妙而不落俗套。但陈浩南的失落,大天二的死以及山鸡不惜代价的胜利都使人缺少前几部电影看过后的淋漓尽致的畅快之感,而充满了反思的味道,也让我怀疑它还是不是我一直信赖的童话。
说起电影, 我是从90年代初期开始看的,最早几乎全部是在当时的录像厅里用镭射投影的方式看的,很少进电影院,记得很少的几次进电影院是忘记97还是98年《泰坦尼克号》上映的时候进过电影院一次,还有一次是最早的3D电影,忘记名字了。再就是近期的《老炮儿》,总共进电影院也就是那么三四次吧。虽然不怎么进电影院,但是看的经典电影可不少,当然, 基本是喜欢香港电影,国外的很少有喜欢的,到现在为止全部看完整的国外电影也就是《泰坦尼克号》《恐龙》《地心引力》《金刚》这么几部,当年全球的票房冠军《阿凡达》看了一点点就看不下去了,还有听说《肖申克的救赎》特别好看,然后去看了一下,看了三分之一也是没有看下去的欲望了,总感觉也就是美国版的《监狱风云》,但是还没有监狱风云里的兄弟情义好看。
下面列举几部 比较喜欢的经典电影。这些电影几乎每一部都看过N遍。
《英雄本色》
年轻时候的英雄梦,虽然现在看起来有点不现实,但是这部电影已经深深的刻在我的脑海里,对于英雄本色的地位已经无须再多说什么,多少次香港的几十年几十大电影评选,它总是高居榜首。其历史意义也无须多言,自该片始,黑帮片成了香港电影除了功夫片之外另一永恒的主题,直至今日的无间道,黑社会,放逐,无不是在变换角度重复叙述着同样的江湖意气,家族恩怨,男儿尊严。
英雄本色,说的本就是男人在落魄失意时,怎样找回尊严的。然而,当我们还是未经世事的懵懂少年,挤在黑暗狭小烟雾缭绕的录像厅里,为“我失去的东西一定要拿回来”而满堂喝彩,为枪林弹雨的决战而心潮澎湃,我们何曾真的看懂周润发眼中英雄末路的不死之心,真的明白狄龙人在江湖的无奈,真的读懂银幕背后吴宇森那份大志难舒的沉郁呢?
无法不佩服周润发的演技,塑造出了小马哥这一深入人心的不朽角色。忽而长衣挟风潇洒不羁的浪荡在街头,忽而叼着牙签用假钞点烟往假腿上倒酒嚣张到极点,忽而出枪如风当者披靡傲视江湖,忽而蓬头垢面一瘸一拐的为人擦车混饭,无一不令人信服,让你觉得英雄就应该是这样的。
然而,我更喜欢的场面,是之前小马在街头读报得知豪哥失手的消息,他扔下报纸面无表情的走过天桥,背影落寞,脚步坚定。还有三年后他放下从前的骄傲,衣衫褴褛的拎着水桶抹布,坦然地捡起阿成扔在地上的钞票,一瘸一拐的推着小车回到地下室,大口嚼着盒饭。这时阿豪现身:“小马,你写给我的信,不是这么说的。”兄弟的手又紧紧握在一起。每次看到这一幕,我总是会想起少林寺前段誉虚竹为了萧峰挺身而出并肩对敌,想起李寻欢拉起失去斗志终日醉酒的阿飞,想起李沉舟悲怆如风雪的痛呼柳五……
《喋血双雄》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杀手的故事,一个于鲜血中跌倒的情义,一个贴着糖纸的瑰丽传说,吴宇森在《英雄本色》构筑了黑帮英雄后,忘情的沉醉于男人的情义世界,他依然将目光浪漫的放到了黑色人物身上,《英雄本色》里的小马哥是一个伪钞集团的骨干,而《喋血双雄》里的主演依然是周润发,他饰演的小庄是一个独行的杀手,他坐落在江湖新秩序的边缘,在自己的世界优雅的杀人,冷漠的生活,在风后对着陌生人孤独的微笑,或杀人,或跳舞,或者枪声动人的像音符,当最不应该成为朋友的两个男人成为了朋友,我们不禁感叹,吴宇森所带给我们的是一部多么多么耐人寻味的经典
其中里面有几句特别经典的台词,至今记忆犹新:
朋友之间无所谓谁欠谁,不然要朋友来干什么?
输赢并不重要,没人能赢得全世界,有时候,输了不等于失败
我相信正义,可是没人相信我,好人通常被人误解。
或许我们都太念旧了,我们不再适应这个江湖。
这个世界变了,我们都不再适合这个江湖,我们太念旧了。
你不要怕,每天都来这里听歌,或许我们每个人都在编制一个海市蜃楼,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不一定都是坏人,让我送你回家吧。
天若有情,阿郎的故事,孔雀。王小帅,张艺谋,杨德昌,陈凯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