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乳神波霸、酒池肉林的视听震撼和应接不暇的激情片段之外,片中下半身式的“金句”也层出不穷,比如揶揄在桑拿中心遇见气质出众的女子“她不吃人间烟火难道吃你的香蕉吗?”,借物喻人的“餐厅里的勺子不也一样经常被别人舔?”,自慰的“我每个月都要交2000块强积金,与其被基金佬强奸,还不如每个月花2000块强奸别人”等等,这些对白在展尽嬉笑怒骂之余,细细品味又能从中得到思考到一点“讽刺时弊,刻意文艺”的内涵所在,这是妙处。有人说,《一路向西》道出了“这一代香港男人的伤感”,确实,这既有成长蜕变上的缺失无依,也是香港三级片沦陷后,男性观众的荷尔蒙终于再次有处安放。初出茅庐的张建声并非抢眼型男,但他的邻家感十足,颇具亲和力和代表性,气质上也较符合一代大众香港男人的特点,每次风流过后他也有负罪感,如同做爱后动物伤感,寻欢之余深处有忧伤
。所以影片在操弄大尺度的情欲床戏的同时,融入《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成长初恋记忆,既有调侃意味,也是用文艺腔包装起这喷射的汩汩忧伤。影片最后,这个名叫向西的香港年轻人端坐在夜雾弥漫的列车上,望向窗外又低垂下头,失神又黯然神伤。乘务员问他:“先生需要帮忙吗?”他说:“我只是有点伤感。”听到这句话时,想必有所惆怅感伤之人除了向西之外,还有你我。越寂寞,越堕落。可越堕落,是不是就真的越快活呢?若情无所寄,心无所依,就算享尽天下美色,也终有憾。人生,到底意难平。
不同与我看《3D肉蒲团》时的无趣,虽然当时好友一再向我说,妆容 和服饰方面,多么出彩。事实证明,那部戏,女主的身材服饰妆容,都是可圈可点的,可是我仍然在影片开始不到半小时,睡着了。我只记得,醒来的时候 ,她在说,你看,最后这一幕,是让人明白 ,性,不是必须的,爱才最重要。
《一路向西》,开始的开始,我在笑,可是后来的后来,我的眼睛,很润,眼泪在眼眶打圈圈。忍了很久,没有忍住 。
影片借助香港男青年去内地寻欢作乐这样的故事探讨了香港社会中男青年们对“爱”与“性”的寻找与迷惘,他从青涩的少男成长为一个北上寻欢的男人的过程或许也是许多当今香港男性的真实写照。他在东莞躺在床上询问妓女小思的名字时问她“是哪个思?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那个思吗?”但小思失笑的答到:“就是思考那个思”。这也许是影片的另一个隐喻,对“爱”与“性”这两者关系的思考,也代表着年轻一代香港男性对这样一种成长状态与现实生活的反思。一路向西,可以解决的是身体的欲望,可是真正的爱又是什么呢?“建立二十几年的价值观完全崩溃”,在崩溃之后呢?重新建立的又是一个怎样的价值观呢?
他在回来的路上,对关心他的列车员说,我没事,只是有些伤感 。
有些东西,走远了,就无法回头。回来的,就不再完美。
很多时候,我都很迷茫,我不知道自己想要到底是什么。不知道什么才是该坚持的,什么是必须舍弃的。
影片引用的是朱自清的《背影》,我想说的是,这个作家,他的《给亡妇》,无论有多高的艺术评价,多么让人感动。在我看来,前任妻子离世三年,与现任妻子新婚三月,能出这样的文章的男人,不过也是“衣不如旧,人不如新”,不只是对前人的侮辱,也是对新人的不尊重。所以,基于这个原因,影片两次引用他的《背景》,一次是开始不久,一次是用来作为影片结束 ,本来旨在说明与父亲的关系 ,我却觉得,我还看到男主人公去嫖妓,不管影片怎样花了很大的篇幅给出了很多的理由童年被压抑、中学被欺负、初恋不成功、女朋友性冷感、工作不顺利、家族DNA等等等等??我只看到,如同那些同事的心理:贪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