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流苏软弱的外表下有的是倔强,可是,与命运,她无可奈何。正当她被介绍给一个姓姜的,去给他五个孩子当后妈时,阴差阳错,她精湛的舞技吸引了本来是介绍给她妹妹宝络的富家子弟范柳原。于是,她决定用她的前途来下注。如果她输了,她声名扫地,没有资格做五个孩子的后母。如果赌赢了,她可以得到家人虎视眈耽的目的物范柳原,出净她胸中这一口气。电视里的白流苏,陈数饰演,以前就听说过她,只是对她的戏毫无印象,不做评论。《倾城》里,只见她高高大大,步下生风,处处气势逼人,眉角高吊,厚粉浓脂,自恃无物,如果没有角色名字,我蛮以为她必是范柳原曾经抛弃的交际花没错。白流苏是有性格残缺的女人,一个自私的女人,绝不是道德的守卫士。但是,我们似乎觉得可以理解甚至于赞赏她的事故与技俩,因为那是她能够生存的唯一手段。
再看看那范柳原和白流苏的相识,便知范柳原是何等货色。那日,范柳原本来是介绍给白流苏妹妹宝络,相亲那天,白老太太将全家的金珠细软,尽情搜括出来,能够放在宝络身上的都放在宝络身上,珍珠耳坠子、翠玉手镯、绿宝戒指,自不必说,务必把宝络打扮得花团锦簇。宝络拖着白流苏一起赴宴,不曾想,范柳原却先安排众人一起看电影。这便是范柳原在使坏。他要把人家搁个两三个钟头,脸上出了油,胭脂花粉褪了色,他可以看得清楚些。看完电影再去吃饭,吃饭就吃饭,明知却又吩咐汽车夫上舞场去,于是不会跳舞的宝络冷了场,而白流苏出尽了风光。不知陈数舞技如何,但是看着电视里快要掉了粉渣的老脸,我想如果行走情场的老手老范看了这出了油一块红一块蓝的脸,不吓跑才怪。
昨晚刚刚看完电视版的《倾城之恋》,谈点想法,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我想很多人看过,书中所描写的人物和电视里人物为什么相差这么大呢,难道这就是电视艺术,把两位主角写的那么完美。电视中白流苏好像对于自己生活的窘境只是生生表面的气而并不着实着急,翻来覆去就等着范柳原爱她娶她,甚至于屈尊骚扰。
张爱玲笔下的白流苏是一个离了婚的凄凄凉凉的旧式女人,住在娘家几年受尽了哥嫂的白眼和冷嘲热讽,没想到随后又死了丈夫,孤苦伶仃,六亲无靠,有的出路便是再嫁是做人家的续弦,可即便是再嫁也在家人的眼里仍是个笑话。她是个没有前途却又有姿色的年轻寡妇,且看她眼里端详的自己:还好,她还不怎么老。她那一类的娇小的身躯是最不显老的一种,永远是纤瘦的腰,孩子似的萌芽的乳。她的脸,从前是白得像磁,现在由磁变为玉——半透明的轻青的玉。上颔起初是圆的,近年来渐渐的尖了,越显得那小小的脸,小得可爱。脸庞原是相当的窄,可是眉心很宽。一双娇滴滴,滴滴娇的清水眼。
原著是个中篇,内容不多,改编自然要添许多。相比起来,电视剧少了些残忍,多了点温情,更加缠绵悱恻。陈数典雅,黄觉潇洒,让我相信他们会有那样一段故事。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电视剧整体色调昏暗,表达含蓄,非常符合那个时代,呈现了封建遗老与新资本家族的压抑气息,是一部相当用心并成功的作品。
《倾城之恋》大幅度改动的剧情没有动摇原著的基础,特别是女主角的恰到好处,给这部剧的成功增添了最重砝码。《倾城之恋》弱化了原著的冷漠与嘲讽,把故事温暖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