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人物》在卧底题材里算是一次在原有的基础上向着纵深广阔的领域探索,在同时期的香港电影,也算是上乘之作,导演将卧底警察在从事卧底活动时所干的灰色事件放大,从某些程度上来说,也算是弥补“无间道”的某些空白。作为警察他们不能从事犯罪活动,但是一旦当了卧底之后,就由不得自己了,这也是他们痛苦的最大原因,当然还有出卖手足时内心的挣扎。
这次的故事将两个边缘人物设置在一个异常尴尬的位置,作为卧底探员的余文乐和作为古惑仔的李灿森,在余文乐回归警察身份后,两人还保持着江湖中的兄弟关系,但是影片还是将江湖中的种种秩序强加在他们头上,最后还将他们设置到一个异常尴尬的位置,余文乐回归警署后性格内向,遭到上司猜疑,个人精神状态不太稳定,不仅如此还染上吸毒的恶习,另外尽管恢复了身份依然还是无法得到保障,在面对黑道人士的刁难时无法自保,更不用说行使警察的职责,他处于一个两不沾边且永远也无法上岸的尴尬境地,对于这个人物还很难将之界定。
影片没有极力将余文乐定义成既定的黑或者白,而是反复强调他作为一个卧底处处遭遇的人性拷问,因为余文乐自己加入黑社会,父亲含恨而终,而女朋友也因为自己受尽折磨,这个角色可说有着很大的发挥空间,在我看来,如果是梁朝伟、吴镇宇、梁家辉等这样的明星来演这个人物必会大放异彩,当然在他悄悄藏起那包毒粉而让李灿森误以为那包粉已经烧掉的时候,我们看到了这个人物身上仍然无法改变其身上的江湖恶习,这就是代价,是做卧底的代价,被上司利用,过河拆桥,还落下种种恶习。身在江湖,这里有的是无止尽的出卖和利用。 而李灿森作为江湖混混,
首先他杀警必然逃脱不了警察的抓捕和法律的制裁,其次丢失了一包毒品,没法向老板交待,同样面临着来自黑道的追杀,但是他没有被所谓的黑白两道所制定的条条文文终结,反而因为江湖中的“二嫂”情结终结了自己,当他知道余文乐和自己的老婆有过一腿之后,突然向余文乐发难。这个人他宁可被人出卖也不愿意带绿帽。而余文乐故事颇值得玩味,死去的警察的女友没有认出他来,但是在最后的结局里多年前那庄凶杀案死者的女友倒是把余文乐认出来了,影片再一次证明了: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在这个法度森严的世界里,逃过这条,逃不了那条。
故事在一片错综复杂中呈现出了一定的宿命意味,影片分为两条线,暗线是多年前一庄凶杀案浮上水面,明线是与此同时余文乐和李灿森误杀警察。两起事件同时将两人置于一个异常凶险的位置,江湖中的李灿森面临着被黑白两道追杀的困境,而已经回归警员身份的余文乐仍然难以脱离来自江湖的种种设定。两个灰色人物,两人同在江湖却用不同的身份营生,但是江湖终究有着它自定的法则。命运将两人两人置于何地,其实早已注定。
该片设置了两个不同身份的边缘人,一个是警察,另一个是古惑仔,但他们最终都逃脱不了来自这个江湖秩序的审判,面临窘境无法抽身,更无法离去。最后的两起事件,李灿森突然向余文乐发难,余文乐被迫还手杀死了他,这无疑又是另一个噩梦的开始,人在做天在看,难保没有当窗事发的那天,谁也无法保证多年后李灿森的尸体又像潘卓伦的尸体一样被人发现,于是影片选择了“仁慈”的审判,让潘卓伦的女友认出了余文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