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岁蔡健雅就达到了酒吧主唱的音乐素养,意味着她的音准、节奏感、基本乐理都有了相当基础,而且音乐品味相当可以——她翻的可是 Sheyl Crow, Alanis Morrissette 啊。
2、她「无师自通」吉他的时候,是她在 copy 乐队里试图改编原曲的时候。即便没有明确拜师,我相信乐队里的吉他手,是不会对正在自学吉他的主唱小妹无动于衷的。
3、蔡健雅1996年曾参演音乐剧,这证明她的音乐能力不仅限于配合 copy 乐队唱唱高级卡拉OK,而是有着作为主唱 / 伴唱,和乐队、和其他演员,和整个舞台工种进行协同演出的专业水准的。这种水准基本上不可能靠自己领悟,而一定是有专业人士点拨,并且自己经过长期练习,才能达到的。
等到李宗盛送吉他,那都多少年以后的事情了回到自学吉他的话题。综合来看,假如你的音乐基础很好,乐感、乐理都过关的情况下,自学吉他是有可能的。但这种基本功打得很好的人,口琴、Ukelele、电鼓,都可以自学上手。可是大部分人,尤其是考虑到我国近乎消失的音乐基础教育,普通人是不具备如此的音乐基础的。这些朋友既要从头构建乐感、音感、节奏感,又要学习练习乐器演奏技法,自学太难,太有挫败感了。音乐是技能。听感就像窗户纸一捅就破,但用文字可能五百字都说不清楚。一个 4 / 4 拍的律动,扫弦重音感,有人给你示范一下,你就能感受到了。看书感受的到么,自己想象的出来么。劝你别自学不是让你上一对一的小课。找个吉他班,有老师教,还有一帮琴友可以相互交流,这样才有乐趣、才有效率。要是这千八百块都嫌贵,还是别学吉他了,吉他买了也浪费。
首先要明白各種跟吉他有關的樂理,然後還要在琴上實踐出來,接著就是腦子里想到什麼,手上就能馬上快速準確表達出來,最後形成肌肉記憶,如果彈電吉他的話還要了解琴身木料和琴弦對音色的影響、EQ與周邊效果對音色的影響、音箱與效果器的特性等等,這個過程真的需要當成數理化那麼學習才行。鋼琴入門比吉他難,但是高水平的鋼琴演奏家聽起來都是差不多的,而吉他入門尚算簡單,可是想成為大師難上加難,牛逼的吉他大師也根本不會聽著都差不多——音色不同、慣用音階不同、揉弦滑弦手法不同、各自獨門絕學不同(Michael Angelo 的無影手、Chris Impellitteri 一秒19連音、Eric Johnson 的FUZZ音色、Marty Friedman 先推弦后撥弦復位的演奏、Greg Howe 集Fusion與前衛之大成的手指走位等等),這是吉他的魅力所在,鋼琴就沒這麼細膩的表現力,所以自學吉他不是不可以,首先你不是個毫無音樂基礎的人才行,其次你身邊的人不能比你水平還差,否則自學十年也是個初級水平。
吉他比较特殊,6根弦n多格子(说是仪表盘不为过,24品电吉他144个格子),读谱是要过指板这一关的(背熟格子离能巧妙利用指板又是无比远的距离),然后一上来弦硬又很难按,而且更惨的是大家都对吉他有种“应该很好学”的错觉并且一上来就开始试着弹唱。(相比起来,弦乐类反而不容易让人走这个弯路,大家一上来就都是一个一个把位地熟悉指板)如此一来存活率真的不高,就算是暂时没放弃并坚持苟延残喘的,遇到瓶颈估计又刷掉一批人。找老师是必要的,因为好的老师能告诉你如何使用学习材料,建立好的练习习惯,这些都是需要相当程度的音乐、理论学习和演奏经验的支撑的(除了“弹琴”,很多“看不见的东西”也很重要)。只不过好老师很难找,因为学习吉他表面门槛低,造就了一大批水平不合格的吉他“教师”,他们很擅长浪费学生时间,所以挑老师眼睛一定要够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