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一天中午,我在厨房做饭,表妹在我家看电视,偶然看到《心花路放》因为做饭的原因没能完整看,吃饭间偶尔看一眼,当天喝了中药,头晕四肢无力,表妹走了后我蜷缩在阳台上无力看完了这部电影,没有任何感触,没有任何笑点泪点。甚至不知道这部电影叫什么名字。可,直至2019年我大概看了不下20遍了吧,每一次看完都有不同感受,我觉得很心情有关系吧,也并没有荒剧,单纯喜欢看喜欢的电影,失恋33天是上映那天在北京上班的时候看的,到现在将近看了有几十遍。士兵突击就在前两天刚看完n+n遍。不喜欢流量明星,不喜喜剧,可能我觉得这些电影电视剧更适合平静心理吧。我更想感谢这部心花怒放,在我孤独无助惶恐不安陪我渡过,有时笑着看完,有时从开头哭到结尾,每次看都能有不同的感受。喜欢耿浩心疼耿浩,看到后来他对之前婚姻爱人的释然,可能更多的是不得已,与康小雨见面后我觉得他放下了,可又我觉得他没放下,祝好,他是真心的祝好。他也曾经气愤过也冲动过,刚开始甚至要做出偏激的举动。没有谩骂没有诋毁没有纠缠没有任何一点挽回,结束了。我觉得康小雨挺没劲的吧,有时候我就想她爱耿浩吗?可能在特定的时间里耿浩出现她的眼中,她在这特定的时间里是爱耿浩的,但是这个特定时间是可以结束的。可是她真的伤害耿浩,她离婚又结婚,这种速度耿浩不能接受,她如何在这短短时间去爱另外一个人?可能爱情在康小雨的眼中就是这么简单吧。但,康小雨与耿浩之间没有爱?我真的心疼耿浩每一次的眼泪,这大概就是成年人的刀割。
说他是商业片也好,公路喜剧也好。我觉得都可以,但我只想说一点,耿浩在夜色砸场子后被群殴时,为什么会笑得这么开心?因为他意识到,康小雨从未曾离开他。因为她已经一直化作他生命中的阴影(重要回忆)存在于他的人生之中。他也在这一刻体会到了只属于他的(跟他有关系),任谁也无法夺走的两人共同的经历。这也是他在经历这场失败的婚姻时,并不像影片开始他自己所认为的那样:没了,什么都没了。所以,他还是有的,而这仅存的回忆,也是他获得自我救赎的关键。总之,不管部分人怎么说它。但起码这片子从另一个角度,带给了我很多安慰与启示,我很感谢它。
本片依旧延续了传统公路片的爆笑元素,不过与之不同的是这种幽默是一种更有深度的灰色幽默,它的荒诞不经中包含着男主人公的心酸、泪水、苦闷与痛苦,也预示了男主人公心灵受到的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影片以耿浩的情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陷入阴影——沉溺于阴影——走出并接受阴影。男主的成长也是本片的所要表达的一大看点:从下定决心怒捶小三去不敢下手,到接受自己的阴影、为他人对夏小雨的侮辱而大打出手。这也给了观众成长的启发。
耿浩手上纹着“戒烟”,高富帅在下车回家前找耿浩借火。就是那一瞬间,耿浩开始对康小雨产生了质疑,对自己的爱情产生了质疑。自己用尽全力的戒烟,是因为康小雨不喜欢,但是为什么高富帅就可以?换个角度 ,康小雨遇到耿浩时,耿浩是一个自信,率性,起飞的歌手。然后耿浩开始向生活低头,弯腰,低三下四。女人到底找的是什么?是她没有的部分缺少的部分。这可能是导演自己的人生感悟吧。
双线并行,分别介绍两个感情失意的人物情路之坎坷,一个遭前妻抛弃,一个渴望爱情而不得。二者连接的纽带即为耿浩的一首《去大理》。各自不顺的二人因为一首歌而结缘:“也许爱情就在洱海边等着。”但是本片并未流于肤浅,双线交汇在本片末尾,但揭示感情不顺的女主人公正是夏小雨,而她在洱海边相遇的正是几年前的男主人公耿浩。此处给观众不一般的心灵震撼,因为这是一种超越时空的对话,这种插叙正是影片的一大亮点,给人以时空的错落感。
这是离婚男耿浩的一场解脱之旅。它不以高潮迭起的剧烈冲突取胜,而是在嬉笑荒诞之间缓缓展开,让主人公越过一个个山丘,最终在旅程尽头也是缘起之地刻下句号。营养虽不是特别高,但也绝对好过无脑的超级英雄或是玛丽苏片了。电影贴近生活引起共鸣,我一直挺喜欢的。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