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部电影的关注来自与贾樟柯作品的期待。由这部电影的预告片到美国上映,从2013到2014的日日夜夜,基本上都没有放弃每一个关于它的消息。最近听到关于《天注定》的消息是来自贾樟柯的一声叹息。《天注定》经历了各种跳票之后终于被网上流出的法国版本视频击败。时也命也! 在经历了难产的《无人区》之后,本来还想着《天注定》的命运应该会更好些,奈何《天注定》的悲剧就好像是天注定一样。戏里戏外无一幸免。对于这样一个难产的作品,我本没有说三道四的谈资的,但还是出于对现实题材电影的热忱,还是有必要说一说对这部电影的几点看法。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最近很火的话题作品《白日焰火》,从曝光的血腥版预告来看,《白日焰火》显然属于非常突然的惊喜之作。从写实的角度看,《白日焰火》最大的看点不会止步于那点小惊吓,唯有等待千呼万唤使始出来的那一刻才会一解心中的疑惑。
《天注定》真正想讲的,是导演自身对于这个社会或许每天都发生的社会性事件的看法:该不该,值不值。或许这样的拷问更加符合现在中国电影过于审查严格的制度,也只有站在这样的角度去理解电影时,才可以坚定的说“本片一定内地上映”的誓言吧。 看完《天注定》,不由得想到前阵子看到的一部韩国电影——《恐怖直播》。其实内核都是在拷问政府。不同的是,《恐怖直播》里给了那些为民主牺牲的人更多的敬意,而《天注定》更多的态度还是冷的。
《天注定》中的电影修辞运用是丰富的,譬如其中有递进式情节设计,四个暴力情节一层层,一步步,一点点的深挖进去,直到观众被深埋进去。第一层次是被逼上梁山的癫狂者,第二层次是杀人成性的冷酷者,第三层次是无奈举刀的女性,第四层次是自我放逐的民工。四个都是底层,都是弱势,都是中国的绝大多数人。这会让人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感,绝大多数人似乎都有暴力基因。另外,《天注定》不可避免的让“天意”和“注定”产生作用。
他采用的是顶真式事件连接,四个故事,看似毫无联系,可在某些方面却冥冥中似有注定。电影开始,姜武和王宝强看似不经意的相逢,还有张嘉译对于后三个故事的连接,这更像是生活本身。还有《三峡好人》中的韩三明他买好了票,要去找自己的老婆,这不就是《三峡好人》的前传吗?什么前传,我看这就是一部电影,对于中国来说,《三峡好人》的朴实与无奈,《天注定》的杀伐与暴力,不都是中国的现实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