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改名叫《春天里》,真是活生生的反讽。影片中个人和群体对待民工的态度就是真实,现在也如是,或许我们大家都是这些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吧。不知道有多少人注意到,他们在工棚被人打骂骗,合计要如何讨要工钱的时候,背影音乐是《歌声与微笑》,有名的以喜衬哀。可笑又可叹的是,剧中的悲哀到现在为止还在延续,这么多年的问题还是没有人可以解决。
又叫《生存之民工》真正喜爱高质量有营养能反映社会问题批评及反思一些现状的东西,我们是不是也会对每一天的行动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呢。多倾听,批判性有选择地吸收有价值的东西,而不是一上来就说对错鸣喜好,这样我们的网络环境是不是更加清净包容又可爱一些呢。
这部电视剧看得我很揪心,人物刻画非常真实,演员功力只有那么好了,做为影视作品非常打动人。但对于我一个在东北农村出生长大的人来说,在2004年前后的吉林松原,好像工资没那么低,而且东北人工向来很贵,我不知道这是导演刻意为之,还是导演了解的更为深入。
当年在电视上看到的,我还在读高中呢,当时我就震惊了,我这一辈子都不可能忘掉这部电视剧。小时候看了几集以为是纪录片。直到有一集高秀敏出现我才反应过来这是电视剧。大学时考驾照,碰见了一个农民工,已经是那种成家立业的了。他说那电视剧跟真的一模一样,他说他很怀念上学的日子。
可能因为性别的原因,看美剧日剧国产剧,都特别喜欢看人物的日常生活,你一搭我一搭的说话场面,没有矛盾冲突,就是家常的你来我往,往往这些不让人注意的场面,很考验演员。如果看角色代入感是否恰到好处,就是要看这些时候。所以特别喜欢看薛五薛六两人单独对话,寥寥数语,却都是人物在对话,自然真实。
小时候看的,就感觉特别真实,那时候还不太懂什么这部电视剧想表达什么,就是跟着父母看。最后结局的时候还没看明白,老觉得这部电视剧没有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