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斯最经典最好的作品我认为是《主角与配角》。那身衣服陈佩斯穿上就是笑料,这也是矛盾冲突,我们习惯了高大上的"朱时茂"型八路军,老陈穿上,不笑才怪,他长得就不像好人嘛。最后,老陈足足的过了一回主角的瘾,他终于把握住了"戏里"矛盾冲突的主动权,好好的戏耍了一番老茂,当然老茂也不是好惹的,抓过冲突回击了老陈,就是那段叛徒神气什么!服装上的矛盾虽然明显,但仅仅是衬托和铺垫,精神上的互换或者说骨子里改不了的角色设定才是高潮,老陈最终又回到了叛徒的角色,浓眉大眼的朱时茂也没叛变革命,我们被演员带入戏剧中的时候,演员也被自己带入了自己给自己下的套,可是这个套进的那么自然。
公认的陈佩斯的最好的小品是主角与配角,也是陈佩斯的巅峰之作,90年的作品,可惜的是碰上了同年同台的赵本山的小品相亲,赵本山也是第一次上春晚就盖住了陈佩斯拿了个一等奖,陈佩斯可是星二代,又是科班出身,缺输给了一个刚上春晚的农民,报了个大冷门,紧接着91年赵本山的小九老乐又拿了第一名,同年陈佩斯演的是警察与小偷,又被盖住,紧接着92年赵本山演的我想有个家又拿了第一名,陈佩斯演的姐夫与小舅子又被盖住了,连三年盖住不知道陈佩斯气成什么样,现在还有人说要不是陈佩斯退出春晚就没有赵本山啥事了,那是在睁眼说瞎话还是在瞎扯淡,评论不实事求是的人都不如狗,不分青红皂白乱攻击人的人都是小人!
个人感觉还是《主角与配角》。从单纯的两个角色冲突,一个八路一个汉奸,随着故事的发展,开始衍生出分配角色的冲突,这也是最重要的冲突,这个小品的包袱都围绕这个冲突展开,难就难在这一点,通篇没有臭遍了街的笑话,没有拿弱势人群找乐子,没有主旋律吹牛拍马舔腚,也没有抓人脚心的包袱和做作的表演,更没有煽情催泪和俗了吧唧的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我想死你们了。就是靠小品故事本身,带来如此精彩的演出。
《主角与配角》从单纯的两个角色冲突,一个八路一个汉奸,随着故事的发展,开始衍生出分配角色的冲突,这也是最重要的冲突,这个小品的包袱都围绕这个冲突展开,难就难在这一点,通篇没有臭遍了街的笑话,没有拿弱势人群找乐子,没有主旋律吹牛拍马,也没有抓人脚心的包袱和做作的表演,更没有煽情催泪和俗了吧唧的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我想死你们了。就是靠小品故事本身,带来如此精彩的演出。不服不行。
我觉得最好的作品当属《主角与配角》。分配角色矛盾(主矛盾)产生的第一个冲突(每个冲突都伴随着精心设计的包袱)两个人对于剧情的分歧,陈说这场戏我又叛变了?又字这个包袱响了,然后整个小品进入了第一个高潮,陈佩斯抢戏/搅戏,这个阶段结构紧密,陈把抢戏/搅戏的定义用实际行动(肢体语言和语言)表达出来,先是用玩世不恭的态度,嘻嘻哈哈,让人看了忍俊不禁。
不懂戏剧理论,就说点我对于相声和小品的理解的吧,我觉得陈佩斯与朱时茂的《主角与配角》这部作品不光是他俩所有小品的巅峰,也是央视春晚所有小品的巅峰。整个小品结构紧凑,没有废话,包袱多而脆,而且包袱前后有联系,就是楼上楼的包袱,有琢磨劲儿,这是判断一个喜剧作品好还是不好的重要标准——有没有回味。这部作品真的是值得观众回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