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极度自卑,但与你不同,我当时外在是讨好型人格,不敢反驳他人的话,总是极力友善,而内心却又高傲倔强。你可以想象我有多精分。但是后来我发现,大多数人根本不关心我,他们不会在意我出过的洋相,也不会留意我今天又发了几颗痘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关心,你何德何能让别人注意你?而个别眼睛总盯在我身上的,紧盯我的衣服鞋子和脸,时刻要评论的,他们自己早就心魔深种了,为什么要理会他们?如果被他们的话影响,就比他们还蠢了。所以我后来就抱着谁也没多在意对方的心态与人相处,不再觉得对方会注意我的缺陷,也不期待对方喜欢我,自然也就不会讨好,只是保持友善,如果能进一步交朋友当然好,如果彼此不对盘也无所谓。
希望我不高兴的人,从前我会忍让,甚至顺从,现在我会点到为止提醒他几句,然后继续笑眯眯的日常相处。确实很有效,有些人外强中干,他以为你是软柿子,当发现你不好欺负的时候,他就怂了。我觉得你也可以试试看,说服自己做一个小透明,别觉得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你,就自然地和他人相处,和相投的人交朋友,欺负你的也别客气。说到底,没有人有义务喜欢你,你也没有义务喜欢任何人啊。
当我们产生嫉妒情绪以后,压抑它可能会让我们产生更加强烈的嫉妒感。我们或许可以试着停止和嫉妒斗争,承认它并且接纳它。我们还可以试着通过嫉妒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当我们发觉自己产生嫉妒情绪以后,我们可以静下心来想一想。看看我对别人的嫉妒反应了什么:是自己渴望得到什么吗?是害怕失去某些珍视的人或事吗?是担心自己做不好吗?
这个还是因为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其实哪有那么多人在意你是死是活?你有能帮上忙的地方人家对你客气点,没有能帮上忙的地方大家对你冷淡点儿,就那么简单。谁还真在意你怎么想,开不开心,高傲不高傲,好看不好看?这个就是自恋的另一种表征,总觉得自己会被注意。其实你真的想多了!过两年大家连你叫什么都未必记得。
当我们能够公平客观地看待自己和他人时,我们才有可能为自己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准确地衡量自己的才能。我们才不会因为别人的成功产生失败感,产生嫉妒心理。合理、客观地评估自己和他人还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到真正完美。承认这一点,才能让我们在不同情境中意识到自己的完美主义倾向。察觉到自己的完美主义倾向,我们才能更好地管理、调节那些错误的完美主义的想法、行为和感受。
我也是,因为青春期不懂得人际交往,搞得自己很狼狈,被小集体冷暴力,现在一方面害怕跟人混熟,贴标签,所以跟所有人都是保持安全距离,但是反而这样人际圈少的可怜,自己变得自闭起来。矛盾综合体吧,选择了保护,也选择了错过很多东西,慢性死亡的生活。想想我也就这样了,始终不能像个男人去勇敢面对生活,不过苟且安逸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