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女孩》(Magical Girl 2014)应当是想告诉我们这样的一个道理:人性恐怖有时只是为了免除恐惧。虽然“人性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话,但本片中的人物似乎都仅表现出“魔鬼”的一面,因为他们都做着令人恐怖的事。本片对此也确有暗示。影片先表现了男主角路易斯可怜的交往圈子和生活窘况,接着以“恶魔”这个标题来展现路易斯为了满足女儿的愿望而干坏事。表面上看,这个“恶魔篇”是讲路易斯的,事实上,用在其他人物身上也不为过。
打个比方,北欧国家是用大脑思考的国家,而阿拉伯人和拉丁人早已习惯于冲动和狂躁,对他们来说,这甚至不值得忧虑和愧疚,他们都知道自己属于哪一面。而我们西班牙人永远悬在正中间,那就是我们的样子,就像斗牛。到底什么是斗牛?斗牛就是一场挣扎,挣扎于本能和技术之间,挣扎于情感和理智之间。
恐怖只为免于恐惧 《神奇女孩》(Magical Girl 2014)应当是想告诉我们这样的一个道理:人性恐怖有时只是为了免除恐惧。虽然“人性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话,但本片中的人物似乎都仅表现出“魔鬼”的一面,因为他们都做着令人恐怖的事。
主观上不喜欢这部电影,故事过于黑暗,前一个小时的节奏太慢太拖沓,感觉本可以用90分钟拍完的剧本导演却用了120分钟,不过首尾呼应的拍摄手法很厉害,影片中有许多细节和隐喻都很值得人们关注,有时我们离疯狂、混乱、仇恨与扭曲只差一块拼图的距离。
从影片格局层面可能说不上足够有力,但整体观影所形成的悬念与新奇感,这些年西班牙影片倒是屡试不爽。这里不得不想到影片中一个无足轻重人物可能亦是作者想表达的话语,说不定也是触动佩德罗·阿莫多瓦 Pedro Almodovar那小神经的部分。
很不错的剧本。由三个主要人物的视角展开,看似多线性叙事的套路,观完总觉得与以往不同,细想可能与完全按照时间线推进不无关系,而且对道德上的逻辑因素降至最低。人事物互为影响、互成因果无外乎如此,我们按照自己理解的逻辑去衡量世界终究是徒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