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这个问题你比较难回答,而回答不出来的时候可能会对你造成某种程度上的负面影响,你才会去挠头。比方说一个单词就是想不起该怎么拼写,想不起钥匙放在什么地方等等,而且除了挠头可能还会有其他动作,比方摸脸,摸下巴,摸嘴唇等等。这是面对焦虑或者紧张情绪的时候一种下意识的自我安慰的动作,因为头颈部离脑最近,对这些部位神经血管的按摩,可能会舒缓压力下的神经系统。
这些动作,都代表你比较紧张,或者有点焦虑。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情况。有的人学习的时候,喜欢抖腿。各种情况都有。其实只要不耽误自己的学习,不打扰别人,就不必担忧。可以尝试在进入学习状态之前,进行短暂的冥想。知乎上面很多冥想的内容,可以简单学习一下,不难的。冥想可以明显解除焦虑状态。
如果平时做题我一旦开始做小动作,可能这就说明我已经开始疲惫了,或者这道题可能因为有点偏难,而且我已经想了一段时间了。所以当我发现我有不专注的表现的时候,就会出去走一圈,喝点水,冥想一会儿之类的,然后回来跳过刚刚那道难题,往下做,到后面再重新算,如果不是难题就回来又接着刚刚做。
喜欢拨头发,甚至拔头发,从初中就是这样了,特别是头发几天不洗就完全停不下来,我爸老是打我手,直到大二了有时也会这样,纯属无聊,后来头发都少了 。高二的数学老师说他为了给孩子取个名字拔掉了好多头发,他备课的时候也喜欢挠头,哈哈,我才发现我这不是怪癖嘛。
我背书或者什么,特别是像历史这样的需要理顺线索,需要过脑子来背的,我偏偏需要边抠抠指甲或者边抓抓痒来背的。在心理学上分析,这其实是不专注的表现,但是呢,这真的是我独特的习惯啊,你要叫我不抠指甲不挠痒的话,我还真背不下来。
这是焦虑、不自信、有压力、注意力分散的表现。你看看是否遇到难题才会有这样的表现?抠指甲、摸鼻子、抓头发、转笔这些动作,只要不是太夸张,其实是可以释放焦虑压力、让心情平静下来、让思维专注于难题的解决的,有它们的用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