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盘子来看,是特别有趣的。比如《变四》上映期间,正常的逻辑都是避开这个档期,大部分电影也都是这么做的。但是《分手大师》却在同一天就上了,侧面叫板,吃准了一定有一帮人是不爱看变四的,而且当时也没有什么好电影可以选。需要看具体情况来分析案例。如果碰上好莱坞 A 级制作,基本的策略都是避开。国产电影很少提早宣布档期的原因特别简单,就是因为影视工业不成熟,初具雏形。Disney 敢说自己某部电影两年后的某一天上线,是因为有一套成熟的工业逻辑在支撑它,就是能够这么精确。
档期这个事情并不是规定出来的,说白了都是从票房峰值比较稳定的时期总结出来的。国内一般票房最高的几个档期就是问题中提到的春节档、暑期档、国庆档三个档期,这三个档期因为各自都在一个较长的假期中,观众有大量的时间需要消耗。像比于暑期档来说,其实一直以来并不存在一个寒假档,具体原因我分析可能是寒假档并不像暑期档那样有大量的刚参加完升学考试的学生群体,基本也是这部分人撑起了大部分暑期档票房。
体量相对较小的片子,就有更多档期空间,俗称“捡漏”。特别《分手大师》安排和《变形金刚4》同期上映,结果票房成绩相当不俗后,给业内开拓了一个新路子:总有人去到电影院想看大片,结果发现没票了时间又冲突,就捡个时间合适的片子看看算了。尤其对三、四线城市而言,如果艺人愿意配合宣发路演的话,会特别刺激院线排片,所以去年的邓超、今年的吴京(《战狼》)那么拼命地跑城市,成绩大家都看到了。
大制作大阵容关注度非常高的国产片,如果片方对电影质量有信心的话,基本会提前半年甚至一年就公布档期。就是为了告诉其他电影,我们家这部片子已经霸占这个档期啦,一个萝卜一个坑,你们如果有同类型的电影,还是换个档期吧。另外,如果出品方自身有院线发行的话,会更加有底气一些,比如成龙大哥坐拥耀莱的《天降雄师》、有博纳支持的《智取威虎山》,万达就更不用说了。
最近看了mtime的关于《素鸡》的不少票房的文章。里面有一个观点是:素鸡在一些地方一票难求,首映、次日和第三日实在太爆满了。导致不少观众退而求其次,去看其他电影。这个结果就是,《战狼》的票房反而有了意外收获。所以有时候,这些情况也不好说。你和美国航母正撞,有可能被撞得体无完肤。也有可能捡漏,反而大赚一笔。
为什么北美电影预告片经常上电视,中国就没有。这里边就有个梗,电视台的广告都是提前半年预订的,电影的宣导期和上映时间之间的关系也是很紧密的。北美可以做到说,我定这广告的时候,确定半年后的那段时间我一定上。国产电影暂时还不行,不过也很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