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初中时同学们给我起的绰号是"张军长",外号的来源是当时看《南征北战》的电影,因为当时我的左鼻翼边有一颗痣与电影里国民党军的张军长相似。特别男生一见我就爱说:张军长,请你看在党国的分上拉兄弟一把。
高中时,同学们给我起了一个“老班长”的外号。这个外号源于高一年级班级元旦联欢会的一个节目,我扮演了自编自导自演的一个小品《长征路上的故事》中的老班长这一角色,从此同学们开始称呼我“老班长”,甚至有的邻班同学也这样称呼我。毕业20多年了,一见面,好多老同学仍然这样称呼我,我也感到很自豪,因为这是同学们对我个人的一种褒奖和肯定,我也一定会再接再厉,争取对得起这样一个称呼。
在我们那里一般小时候不流行取外号,说是不吉利,风俗习惯也是老一辈所禁止的,反尔是稍长大一点才有人取外号,一般都叫些吉利的!记得当初初中时,在一次县级的作文(初中高中级)比赛时我获得了个第二名!发了个大奖状拿回去,父以子为荣,把大奖状贴在村子中的一棵大树上,引人围观!大伙给我取了个”秀才”的外号!现在偶尔回老家老一辈人见了都还叫秀才回来了!
上小学的时候,因为眼睛大,同学给我起外号叫大眼睛,我哭的跟什么似的,总觉得不好听。后来上中学时,同桌的男生给我起外号叫大耳朵、罗圈腿(这两个特征我都没有,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叫我),我就恨死了他。再后来上高中,这小子喜欢上了我闺蜜,猛给人家写情书,我就在闺蜜面前猛说他坏话,让他心愿落空,终于报了一箭之仇。现在想想真好笑。
我小时的外号叫老妈妈,在我们那里就是老太太的意思,因为我和我们村的一个女孩子玩的特别好,其他同学就说我们是一对,当时农村特别流行那种头上戴的卡子,有很多像草帽的那种,于是我就和她一人买了一个。因为她的头是扁的,而我的是圆的,俗称后面有个坝子的头,我把头发整个用这个炸起来一个低低的马尾,同学就说我的头特别像以前的老太太梳的那种头,又说我们天天形影不离,就是一对,就给我起了老妈妈的外号,当然,我那个好朋友就叫老头儿
有过的,那个年代都有小名,我家丫头多,也没什么文化,所以就按顺序叫几丫头,开始上学了,老师才给起了大名。现在听见叫小名——丫头,感觉很亲切,很喜欢!我觉得起外号没什么不好,你更容易让人记得,而且叫着也顺口。像李白他也有绰号,叫“诗仙”,白居易叫“诗魔”,杜甫叫“诗圣”,王维叫“诗佛”,贺知章叫“诗狂”,岑参叫“诗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