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沈龙到欢乐喜剧人的舞台是很幸运的,当然主要原因是前几届冠军(沈腾、岳云鹏、文松、贾冰)不能再来,陪跑太久的(贾玲、王宁、艾伦、郭麒麟)也不能来。他节目特点在于观众没看过的段子是真的有意思,看过的会觉得尴尬,但段子是好段子(之前笑傲江湖里的导演"你都会啥绝活"这个节目是的有意思),还有人生感悟、用歌来归纳。虽然知道十强会是他的终点,但是也希望他能走的更远。
决赛开场,小沈龙脱口秀里已经说到欢乐喜剧人是一个语言类竞技节目,调侃叶逢春的哑剧是光着脚丫子追上了车。虽然这是个砸挂包袱,但还是有点咂么嘴。似乎话里透露着现在喜剧=小品、相声。其实不是,这一点真的要夸一夸《欢乐喜剧人》,很多人觉得说这个节目是中国喜剧的最高舞台有点夸大了,其实不然,担此称号,必有其原因,原因就是这档节目一直在挖掘中国喜剧的多样化,促进中国喜剧的发展。
他的段子的确有三分之二的段子是搬运来的,为什么不说是抄呢?因为没有来源,没有原作者,即便你听过,也无法保证你听过的段子不是他原先在剧场演出的内容,即便你能确定这些段子是真实的某人某事,也无法确认是否在他身上会发生同样的事。没有属名的内容被抄袭是难以实施控告的。其实很多小品、相声、影视作品的段子或者说笑点也来源于社会上,但是出于心理作用和内容较少不容易吸引观众的注意。
他对段子进行整合与整理,把那么多故事中的角色通通加到自己身上,并设计情节连接一个个故事,把一眼就能看完的故事编排成脱口秀,对每个段子还总结一番,最后在以唱歌的方式概括出来,这是他比较优秀的地方。第二,他在剧场常年以这种方式演出把握较大。第三,他还有大王小王,喜剧的喜主要来源于矛盾,小沈龙和他的大小王就有着强烈的冲突,或者说比较新鲜的笑点就在他们互动的时候。
小沈龙的脱口秀还是很吃本子,个人发挥已经很好了,小沈龙的技巧在这个模式下已经到顶了,我之前就说过,小沈龙上笑傲江湖当时和烧饼同台竞技,好像也有周云鹏,刘亮白鸽,虽然最后没进决赛,但是当时他的水平是高于烧饼的,周云鹏当时用的扑盲子的手法实力也非常强,但是作品多了就捉襟见肘,现在来看,烧饼的实力已经赶上,有些地方也超过了小沈龙。
90后东北喜剧人气新秀小沈龙借电影《东北喜剧人》回忆艺校生活,亲述不为人知的艰辛成名路。影片讲述了一帮学艺少年的艺校生活,这些学生大多是十七八九岁正处于青春期的大小伙子,他们放荡不羁、调皮爱玩,但又自尊心强,早早辍学又不愿到饭店端盘子洗碗,再加之他们思维活泛,喜欢搞笑喜欢喜剧,遂前来学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