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听不惯现在的歌曲,反反复复说说唱唱的就是那几句话,就跟闲唠磕一样,又像宣泄着一种情绪,没有明显的没有主题,也就没有什么感染力,每每听到过去的歌曲,就像让我们荡起双桨,新年好,还有鲁冰花,好多好多,都能激起我对儿时的回忆,想起好多小时候的故事。那时候,我们一家四代十二口人挤在一个屋檐下,和我相差没几岁的姑姑和叔叔都喜欢唱歌,尽管那时候的生活过很贫穷艰苦,可我们家里总是洋溢着歌声和笑语,我和姐弟都是听着姑姑和叔叔的歌声长大的,尽管不如现在生活条件好,可总觉得那时候过的好充实。
红领巾之歌,一一小鸟在天空飞翔,歌声多么响亮,我们像花儿一样来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鲜艳的红领巾,美丽的衣裳。⋯⋯记不全了。这支歌应在文革之前传唱,那时我5岁左右,美好的旋律一直埋在心里,在80年代以后,某种场合突然传出这首歌的一段旋律,呯然心动,特别亲切。即使到现在,当这支歌回荡的时候,我依然有那种童年的感觉,阳光,小鸟,草地,花园,一群翩翩少年,在公园里嘻戏追逐,远处还有三五个小朋友,在放风筝,悠悠的风筝在高高蓝蓝的天空中飘荡。
《酒干倘卖无》听到这首歌总能想起小时候冬天的时候吧,冬天的天气都是灰蒙蒙的,下雨。家里客厅也没开灯,就开了一台电视,电视里面唱着这首歌。后来长大了才知道说这首歌讲的是一个被收养的小女孩的故事。收养小女孩的是一名捡破烂的老人,酒干倘卖无,这句话的意思是问有没有酒瓶子卖。歌词中蕴含着女孩对老人家的思念。很感动的。尤其是那句,你抚养我长大,也给我一个家。这句,都能听到哭,小时候不懂,长大了就明白了。
还珠格格的主题曲《当》,每次听到这首歌的时候就想起小时候和家人一起看《还珠格格》。那时候是用光盘看《还珠格格》,所以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暑假的时候,每天午休起来,就开始和家人的《还珠格格》时光,抱着半个西瓜,每人一把勺子,轮着挖西瓜,一边看一边吃西瓜那种感觉真好,时光很慢却异常的美好!长大以后,和家人聚在一起的时候越来越少,连吃西瓜都感觉不是曾经的那个味道!
看到这个题目让我想起孙燕姿的《天黑黑》,想起我的外婆。小时候在外婆家长大,那时候的夏天还没电,一不小心暴露了年龄。
夏天屋里特别热的时候,外婆就会在院子树阴下,扇这扇子,哄我们睡觉。那个时候她也会给我们哼唱:“月婆婆,明晃晃,打开二门洗衣裳,洗哩净,浆的光,打发儿郎上学堂,读诗书,念文章,看看排场不排场。”现在想起来都是暖暖的满满的爱。
以前幼儿园的时候学了好多儿童歌,像什么小朋友呀,猪八戒吃西瓜呀,小兔子过河等等,那时的我是自信的,总是在课间操时在前边唱歌领舞,上了小学依旧是文艺委员,五年级时我们班主任喜欢听童年,没到数学课是必点曲目。上初中大合唱好运来得了第一名,高三那年老师经常给放我相信这首歌,长大了就变得复杂了时常会听一些抒情的慢歌回忆着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