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100部佳片和观看1000部烂片的区间感受差距是不能进行数据量化的。电影工业走到这个世纪,也演化出各式各样的类型。比如:今年在北美上映的以第一视角拍摄的影片《硬核亨利》算是形式上的创新了。纵观大众,也许人们对于“好电影”的衡量标准并没有一个绝对的阈值,但没有明码标准不表示没有底限。我依旧提倡:宁缺毋滥是真理。
你会或多或少因为电影染上一些收藏癖,也因此总是会感觉某样东西不够用,这个东西可能是电脑的储存空间,可能是移动硬盘,也可能是家里的储物柜。如果你家里有个生活精致,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的女票、老婆或者...老妈,那么你一定少不了因为看电影时间过多而被对方埋怨,又或者因为电影占用了家里太多空间而频频惹对方生气...
当别人有无数经典电影可以选择时,你却常常为寻找没看过的好电影苦恼或因为无片可看而后悔以前不该把电影看得那么多,应该细水长流才明智。40%观影时间都是在观看已经看过数次的老电影,50%的时间在感谢这个世界上除了电影还有小说、剧集和动漫,10%的时间窃喜找到了没看过的好电影和终于等到了上映的新电影。
对世界的接纳度会比其他人大很多,因为在电影的世界里体验过各种千奇百怪的事物,让你渐渐相信每件稀奇的事情背后都有息息相关的缘由,每个奇特的人背后都有各自不同的故事,因此现实生活虽然往往比电影世界更令人惊讶和匪夷所思,但只要并非出发点或动机是邪恶黑暗、居心不良的,任何人、任何事都能渐渐被你所接纳理解与包容。
因为电影你会认识很多本无缘相识或无缘深交的朋友,但也会因为电影不时感到孤独,你会从生活中的很爱聊电影,变得渐渐比较少聊电影,最后更多的时候只跟极少数真正懂电影的朋友聊电影,其他的时候,无论你听到关于电影的何种言论,无论是对是错,你往往都是沉默佩服或者呵呵一笑。
比如像我这样,家里已经放不下了,所以把其中一些影片碟片搬到自己的秘密基地里来了。不然因为家里存放的电影就已经差点被杀掉的我,被家人又发现这些悄悄隐藏的藏品的话,再被杀十次都不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