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翻译,或是说,不翻译比翻译好,你说英语,那咱就用英语举例:除开那些什么伊丽莎白、柯南道尔等人人耳熟能详的普通姓名之外,很多英文名是没有官方译法的。比如有个美国艺人,叫Daniel southworth,Daniel好说,是丹尼尔,那么southworth呢,是该译成索斯沃斯?还是绍斯乌斯,或是索沃斯?这些译法差别很大,不同的人去译,可能译法就不一样,你不是看着更乱了。
不一定所有的东西都能翻译,也不是所有的东西都需要翻译,英语名大部分都是音译,可以在中文找到对应的字对应。但是有的音不仅不能翻译过来,而且在中文里也找不到有意义的字来对应,所以为了不让人误会宁愿不翻译直接叫原名。就好比你有个外国朋友,他叫Jack,你觉得直接叫他英文名亲切点还是叫杰克亲近点。
那就是专有名词的翻译不固定性,尤其是人名地名这些词,除了部分使用量极高的,大多数时候民间翻译并没有定规,而汉化组这种非盈利性行当,很多时候工作量和持续时长也是不固定,而且很多组之间内部定规也不一致,所以部分做冷门作品的组不做这种专有名词的翻译也是一种妥协。
简单的人名不需要翻译,复杂的人名,翻译成中文后更复杂,另外,字幕组很多都是志愿劳动,翻译人员不固定,人名翻译成中文可能会出现好多版本,如果对这方面有要求,可以看正版的译制片,还带中文配音。
其实吧,真正原因是很多字幕组为了抢快都是几个人一起听译一个视频的,如果翻译人名地名时用了译名,最后合成起来就出现翻译混乱了。后期演变成一些字幕组的风格 已吸引那批不喜翻译人名的观众群体。
是对一种新符号的迟钝性,说白了,翻译不翻译都是对现状的妥协,他给一个翻译也就给了,他不翻译在行里也不是什么很奇怪的事情,对我来说我们更倾向于如果没有官方统一的翻译指导文,就不做翻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