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直白些,我们把在拍戏在唱歌的偶像们,看作“在上班”“在工作”也是不为过的。不过如果今后看电影听歌的时候遇到感动的桥段,都要想“编剧的剧本写得真好”、”他文采真不错“、“这位演员的演技真不错”、”他唱功好棒“之类的。
不能按照一个圣人的模式去要求偶像明星。因为偶像明星是一个产品,他们有点可怜。究其社会心理学根源,应该是芭比娃娃等产品的真人化。重在营销和形象构建。所以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东西应该是模式化的。
记得孙红雷接受采访的时候有说过一句话:娱乐圈没有那么复杂,其实真的很简单的,简单到只剩下名和利。我怎么觉得这句话多有反讽的意味。
电视上有好多明星访谈类节目,多数为娱乐明星,演员歌手之类的。明星就是通过这种节目来锻炼演技的,我觉得你应该琢磨演技而不是真实性。
我自己感觉明星也是人,虽然都有装的表现,所以线下的表现可信度一半一半。线上的表现如果你们也信的话,我实名制认为你们智商堪忧。
薛之谦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真的可以称为大起大落,在一个多事之秋杀出重围的他堪称是人设崩塌的最佳典范。这人前后差距这的不是一般大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