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队员的文化素养,有较好的文化素养也是合唱队员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无论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许多合唱歌曲其歌词本身就是一首优美的诗作,是文学与音乐相结合的艺术。歌词所具有的文学性就要求合唱队员需要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对作品歌词内涵和音乐意境的深层理解,有助于正确的理解作品,是再现词曲作家创作意图,正确表达作品情感的重要因素,这样会更好地诠释和演绎作品。当然,文学素养的形成需要通过各种学习途径如: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学作品的阅读等方式,通过不断积累而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
听力很好,音准很好,节奏很好,识谱能力强,多声部五线谱、简谱都能快速准确视唱,发声方法正确,有足够的气息支撑,表现力强,能很好的把握速度和力度,能很好的理解合唱指挥的意图并用人声表现出来。有较强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较好的文学修养。善于与他人的声音融合。音域宽,高声部队员最好有很好的高音,低声部队员最好有漂亮的低音。仪态大方,有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
合唱是一门最富有个性而又需要充分合作的艺术。每一位参与者需要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学会与队员以及伴奏、指挥的紧密配合才能完美表现艺术作品。无论演出还是比赛,都可能失败,而失败无疑可以锻炼人的承受能力,多参加演出、比赛,可以让团员有提升承受能力的机会,而且,是集体承受,相对没有风险。
学会合作,合唱的合作不仅仅意味着自己的忍让,而是该让时必须让,该上时必须上,任何声部和个人都有当主角和配角的机会。学会服从个人服从集体,团员服从指挥,指挥服从乐谱,其结果是大家得到好处:享受到正确理解音乐带来的趣味或感动,长期以往服从会成为自觉自愿的习惯。
音乐语言的最大特点是语义的不确定性,一个人如果能够在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学会理解音乐语言,无疑对于他理解其他的语言具有促进作用。队员之间、声部之间、队员和指挥之间都需要沟通,这种沟通可能是语言上的,比如训练时的答疑解惑,也可能是表情以及肢体语言。
学会安静,合唱是音乐表演艺术,而音乐存在的前提必须是一个安静的环境,所以学习合唱必先学会安静。学会倾听,合唱团员必须时刻听钢琴的音高,听指挥的要求,听其他声部及本声部的群感来决定自己如何唱。正如许多大师所言,合唱不是唱出来的而是听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