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打人性与心路历程的李安版绿巨人给人的感觉不错,珍妮弗康纳利在这部影片里竟然有一种邻家女孩的感觉,这不禁让我记起了美国往事里面那绝代芳华,清新的气质在十几岁的时候便喷薄而出,将面条迷得神魂颠倒,又想到了梦之安魂曲中的迷离,美丽心灵中的母性光辉,本片有关绿巨人的设定从一开始,就是宿命的,主人公由于父亲的一腔执念,拿自己做实验,于是他也便遗传了父亲的基因,这也便构成了他的宿命,一切都是无助的,包括后来收到辐射,他没有死去,却激发了身体里潜藏着的基因,这无疑是宿命的,无可逆转的,也是一种因果循环,直到最后,浩克与老爹在灯光下的直面,简直就是一出戏剧嘛,看到此时,我对李安同学能够将超级英雄片排到这种风格也不得不佩服了,说起绿巨人,就得说超级英雄电影,也就不可避免地会提到那个小蝙蝠。
虽然不知道这些可怕的外星生物为什么来到地球,怎么来到地区,但从爸爸收集的相关报道中,我发现了一条叫做“声之祸”的新闻标题,所以我才想会不会是因为地球上的噪音污染,“孕育”出了这种看不到东西,却有着异常敏感的耳朵的生物。或许是他们被吵得烦躁想要安静,所以才消灭了一些声音来源?这就教育我们,声音污染和空气污染、水污染一样,也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因此大家在说话的时候要降低分贝,尤其是公共场所,更不要开着公放看电视剧电影、听音乐,这些都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教育应该是一种唤醒。雅思贝尔斯说:“教育是一棵树动摇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爱是教育唤醒的手段,用爱唤醒青少年内心的灵性和需求,唤醒其内心沉睡的巨人。从途径和方法看,教师通过教育手段,把教育思想植入学生内心,开启学生的心智,使其内心向着更加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 教育不仅如此,教育还是一种对话,一种熏陶,一种养成,一种尊重,一种宽容,一种生活。
绿巨人系列电影对我们的教育意义,当然,我也没看出诺兰的第三部高明之处在哪里,或者说诺兰第三部想体现的哲学高明之处在哪里,诺兰既然没有走第二部的路子,也就意味着,诺兰的第三部没有走哲学这条路,而是选择了社会的觉醒,但仅仅这样也未免肤浅了点;扯远了点。同小蝙蝠相比,李安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描述主角心路历程上来了,心理技法及暗示层出不穷,风格节奏、风格化的影像很有特点。
虽然逻辑有很多漏洞,但是看的时候确实很紧张。这是为什么? 因为,安静的环境总是让人们感到不安全,在我们知道在这片寂静里有怪物就更加神经兮兮了。这是由于人的心理特征决定的。人天生就对未知存在恐惧。 无论逻辑对不对,能抓住观众心理,就是很值得表扬了。细节使这部电影不能成为经典,但是抓住观众心理绝对会使这部电影一出世就很火。看,果真如此!
这种针对特殊群体,激发特殊教育意义的电影更类似于一本教科书,读之别有意义。 因境遇各有区别,每人各有所需,故结合自身,主推一部近些年观看不下五次的电影。 如果你正遭遇事业滑铁卢,痛历创业之艰辛,我相信,此部电影一定是你心灵慰藉之良药、再登前程之动力,独一无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