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喜剧对于我们这些老百姓来说,就是逗大家笑一笑,搏大家乐一乐的,完全没有必要加入太多煽情的内容,更没有必须要讲一个什么大道理。孙涛是春晚舞台上的常客,在喜剧人的舞台上也算是资历比较高的了,但这样的喜剧人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把在春晚上演的东西又在喜剧人上演一遍。第二季潘长江已经尝试在突破,而这一季孙涛完全没有打算来点不一样的。三期三个节目,有两个都是强制煽情,尤其是这一期的这个,更是有点消费大众情怀的意思。
小品属于艺术形式的一种,而短小精悍,情节简单也是小品与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最基本的区别,小品反应的小题材,小事件源于基层和老百姓中间,只有贴近生活的作品,群众才乐于接受。好的小品大多有足够的笑料,让人在笑声中收到启发,得到教益。针砭时弊,内含哲理,透过表面现象,讽刺一些不合理的事物,揭示一定的哲理,这既是小品的本意,也是人民群众对它的进一步要求。
现在的小品很多都是歌颂型的,比如在刚刚过去的春晚中的第一个小品。贾玲和许君聪一向是我喜欢的小品演员,但是这个节目让我大失所望,除了前面寥寥几个笑点,后面直接来个拔高,硬是上纲上线,教育意义太过浓厚。以前的小品可以针砭时弊,现在的就是歌颂,歌颂三农,歌颂祖国。没错,这个可以有,但是你能不能不要直接就来这个,那你还不如来个诗朗诵得了,演什么小品。
小品最开始的的特点就是诙谐幽默,取材于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让你有共鸣。现在的很多小品其实不是说全部都不好,前半段很多还是很不错的,搞笑逗趣儿都有。但是编筐编篓全在收口,每次到结尾的时候都来个煽情,煽情也行,但是煽情的弯儿观众根本转不过来,直接就硬煽情,时间久了,观众的忍耐度越来越低,到最后就是厌恶。
其实很多时候我也懂,在很多晚会上有硬性规定,必须要带点教育意义的,比较多的就是父爱母爱这种亲情类的,或者是家庭类,这种更容易煽情,但是这种晚会时间给的都不多,也就十来分钟,十三、四分钟都是多的,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叙述好一个故事,介绍好每一个角色的背景,还要把规定的煽情部分加进去,挺难为这帮演员的。
小品最开始的意义是什么?让人开心。现在的部分小品,尤其是喜剧小品,各种强行煽情,各种尴尬,看小品基本是面无表情。而相对的,去年火的一塌糊涂的贾冰,在小品里没有强行煽情,台词功底儿深厚、幽默,有的时候一个眼神就能表达出小品要表达的东西,而在小品最后,总会让人有一种没有反感的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