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西游刚看的时候十几岁,还是录像带翻录的片源,记得是在别人家玩的时候,企业自办的电视台播放的,当时就看,其他人都说是烂片,不好看,但我却看的津津有味,立刻就记住了那段经典表白。后来徐克的蜀山传推出来的时候,市场上根本没片源,我经常买片的一个影碟店老板也算熟了,专门让他进的货,他给我稍了一盘,说这个片子不好卖,太垃圾,但我看了觉得真是一部好片,分镜头剪辑能力非常强悍。诸如此类电影真的不少,还有徐克的断臂刀,追看了十几遍。杜琪峰的大事件,现在都有人说是烂片,但是开场七分钟的长镜头一气呵成,完美的交代了故事的起因,至今也没有见到哪部国产电影能与此媲美。杜琪峰的枪火,当时租碟看,朋友一力阻止说太难看,但是那种另类的感觉让我立刻记住了导演的名字。指环王刚出来的时候第一时间买的碟,还是枪版的,拿到单位推荐给同事的时候都说我对电影审美观有问题。很多人都说长城是烂片,但我认为这部片子还是可圈可点的,烂只是烂在了剪辑上,电影主思想不清晰,但是镜头绝对是国际级的。
大话西游刚开始上映的时候被批判为烂片,之后由于北大学生的热捧和碟片的盛行而被奉为圭臬。其实在我眼里,这不能算是洗白而是一种理解吧。有些东西只有被懂的人才能理解,它自身其实就有些内涵的东西,就比如郭敬明的小时代,爵迹,当时无法让我感动,现在依然无法给人启迪,这样的才是真正的烂片吧。许多人不喜欢周星驰,认为他很闹,就像我老婆她很厌恶看的片子。我是80后,小时候围着电视看的是香港的那些老片,而她是90后,她喜欢看甄嬛传一类。每次我问她这部剧泽么样,她说男主很帅,其实很多网友都是这类人。她们的经历很简单,他们的认知也很狭隘。有次我推荐她看行尸走肉,一开始她是拒绝,追了几集,她说还不错,大多数时候她都只看国产鲜肉爱情剧。理解大话西游,我觉得首先得要理解自己。一个安定的人,一个知识匮乏的人,或者阅历贫乏的人,其实很难理解大话西游。并不是说大话西游已经到达了多么深刻的高度,而是说只有经历过得与失,经历过爱情,还在为生活挣扎的人才能理解。
典型范例速度与激情七,当年燃爆全国,但是绝大多数都说不好看,我问过为此而追看的老婆,回答不好看,网上诸如此类回答很多,速度与激情我是从一开始看的,故事线和人物关系非常清楚,但是跟风的观众呢?根本就不知道,除了热闹根本就看不明白。这个事件直接导致速度与激情八在中国极速降温。还有个电影就是生化危机六终章,当时推广这部片子时候发行方着重突出了终章二字,欺骗了大批的观众,结果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生化危机电影一共九部,米拉版六部,CG三部,前面的都没看过去看大结局结果可想而知。
星战七公映的时候与上两部一样,直到现在网上还有人说几个人举着荧光灯管傻子一样打架无聊透顶,但你知道就是星球大战系列改写了世界电影格局么?卢卡斯为了拍好星战系列创造了工业光魔,就是这个工业光魔才有了今天电影让人眼花缭乱的特效。我是星战的忠实拥趸,星战七中千年隼飞起来的时候眼泪都在眼眶里打转,激动的心脏病都快犯了,从八岁开始成为星战粉到现在四十多岁,看到沉睡了现实世界三十多年的传奇宇宙穿梭机再次腾空时的那份激动,第一次看星战的观众能理解么?
战狼二和红海行动横空出世,极大的振奋了国人,但平心而论,我还是更喜欢红海,吴京给人的感觉像游侠,而红海才是一群真正的血躯战士。所以说,电影里面展现的东西,需要的是品味咀嚼,这几年电影盛行,无知的观众也多了,有些电影并不是大众体的,但是发行方一炒作就盲目跟风,然后不负责任的乱评价,真正的好电影也变成了所谓的烂片,而一些深层次的电影因为看不懂也给扣上了烂片的帽子。
例如周星驰拍的《大话西游》在当时,就被很多人看成是烂片。为什么呢?咋看这个名字,很多人自然而然会把它和《西游记》相联系,但是去观看的时候,又发现他的表现手法完全是在“戏说”,这就会引发很多《西游记》忠实粉丝的厌恶。在他们看来,《西游记》是古典名著,怎么能如此被“调侃”,甚至被“恶搞”。但实际上,这部影片只是借用了《西游记》中的人物讲述自己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