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是摇篮曲,勃拉姆斯的好友法柏产子,他便谱写了这首经典的《摇篮曲》作为贺礼。此曲结构为反复的两段式,切分音的曲调像是母亲用手轻拍孩子的规律节奏,它通过强弱拍节奏的起伏,来塑造摇篮摆动的形象。再配上安详的歌词与温柔的歌声,表达出一个母亲对孩子的无限怜爱。随着钢琴伴奏的起伏,平静的人声旋律随着四三拍的节奏,一定能安抚婴儿入睡。但作曲家巧妙地从第三拍起音,把节奏进行了细致的改变,将节拍的舞曲化性格化为内在的韵律,使音乐更富于徐缓的叙事语气。
百听不厌的,我第一时间想到了《蓝色多瑙河,》是“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最有名的作品之一,广为传唱,甚至已成为奥地利人心中的“第二国歌”。黎明时的曙光拨开了清晨河面上氤氲的薄雾,展开多瑙河畔快乐明亮的一天。轻松淳朴的旋律跳跃着,如同村民们欢乐地舞蹈,它朝气蓬勃,带来了乐观向上的精神,听着它,心情也变得明朗起来。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贝多芬的音乐演奏和创作都逐渐显示出自己的个性。这个时期贝多芬创作的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第一交响曲》、《第二交响曲》等作品中宏伟的结构、优美的旋律、罕见的节奏和力度上的大幅度变化,都标志着他在与旧的艺术框架决裂,都是传世之作,永远不会厌烦。
我最喜欢的古典音乐是梦幻曲-舒曼,《梦幻曲》是舒曼创作的钢琴套曲《童年情景》中妇孺皆知的经典名曲。主题简洁,具有动人的抒情风格和芬芳的幻想色彩,旋律线几经跌宕起伏,婉转留恋,舒曼以一颗清澈的童心,穿起一串串音符,在不觉中将人们引入轻盈飘渺的梦幻世界。
巴赫的bwv578小赋格(个人最喜欢的赋格),D大调托卡塔和赋格(恢弘大气结构严谨)。适应了巴赫的复调风格后可以尝试接触他的哥德堡变奏曲和平均律钢琴曲集,都超级棒。
《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钢琴奏鸣曲“热情”、《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等等,这都是很出彩的古典音乐曲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