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郭自己过都说过,相声哪来的江山,一片大海上飘着一艘叫做德云社的船而已。搞相声有新人肯定是要带起别的相声铺子大家一起有饭吃,否则郭德纲和于谦走的那天就是相声死透的那天——其实相声已经死过一回了,零几年的时候祖师爷赏下个郭德纲又强行续了一回命。德云社现在使劲铺开撒网,推自己鹤字九字学徒,不也是怕没了郭于那天德云社树倒猢狲散吗?海上一共就这一艘大船,你出去了又能去哪,离了船你抱个门板能活过几场风暴?但是如果人人都拆块船板走了以为自己能耐大发去了,那最后连这艘船都没了。
九十年代中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相声艺术走进低谷,许多相声人离开相声或去经商淘金、或去谋官高升。然而,时年仅二十多岁的郭德纲从市场的摸爬滚打中总结出:相声艺术要生存、要发展必须回归剧场!民间艺术离不开生存发展的土壤,相声演员必须走近观众才能得到水乳交融般的互动。于是郭德纲一方面在一批“文字辈”老艺术家的支持下组织起了当初的演出社团“北京相声大会”,另一方面着手挖掘整理了600多段濒于失传的曲艺节目。
从目前来看,上不上市对公司没太大影响,换句话讲,郭老板不缺钱。除了相声演员,郭德纲不断跨界,饮食、服装、文化传媒、美容、红酒等行业,甚至还意欲和著名主持人孟非与黄健翔等人搞文化创投,跻身投资人行列。德云社目前发展的红火,这一切源于郭德纲本人强大的影响力,以及家族企业集中优势资源、行为效率高、信息畅通等巨大的优势,但是随着企业的强大,往往在新老交替、公司未来传承中,家族企业的发展就会面临很大的瓶颈。
在大众眼前的郭德纲,有着传统艺术传承者的持重、相声曲艺表演者的机灵、以及为人长辈的和蔼威严的形象,讲道理诉人情。从某一方面来讲,郭德纲是传统规矩的拥趸和固守者,认同的是封建大家长制,在这种观念下,不允许任何人挑战其权威,包括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因此,有市场人士认为,郭德纲和他的德云社所走的路,似乎与本山传媒和开心麻花都不同,相比二者对资本市场的热衷,郭德纲可能担心上市会让他失去对德云社的控制。
德云社作为一家公司,其管理体制本身很落后。郭德纲主张的师徒制、班社制,也就是马克思口中的行会制度。本质上是一种落后的生产方式,阻碍再生产和资本增值。在工商社会背景下,这种制度不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有点逆马克思客观规律存在。按理说这种管理不科学的企业早该被淘汰了。可事实上,德云社不仅没有被淘汰,还存在24年了。几次内讧都没倒闭,充分经受住了市场考验。
在郭德纲看来,目前在德云社里绝对是他自己说了算。“艺术圈最主要的一条就是,你比我强,我才能听你的,你什么都不会你管我,我不会听你的。”郭德纲接受《中国新时代》专访时说。目前德云社从最初的三、五人发展到今天的四十来人,除了经纪人王海、老搭档于谦最初的创始人张文顺以及李菁等人之外,其余的成员几乎都是郭德纲的徒弟或干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