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要有发言权,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显然”的标准。如果你要给别人一点学习上的建议,那么至少你应该是一个优等生,如果你要告诉他人如何工作,你至少获得了职场上的成功。但即便是这么显然的标准,很多时候我们也未必能够坚守。因为我们会被名人的一些成功事迹所影响,认为对方在任何方面都能给我们提供建议,不论涉及的领域是不是对方擅长的。经常能看到各种讲师和专家,站在台上跟大家拍着胸脯说,大家有什么问题尽管问。大家也就都开始询问各种生活问题,职场困惑,台上的人也能有模有样地做出解答。但仔细一听,基本上也都是流于表面,无法直击要害的答案,美其名曰“时间有限,点到为止”,实际上就是自己在这方面也没那么成功,无法抓住重点而已。最典型的其实就是教人怎么赚钱的讲座,基本上不用去听了。
我想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问问自己,这些关爱你的人,出于好意提出的建议为什么是如此的让自己感到那么的不舒服?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我?是因为他们想法落伍了?是因为我不想走他们的路?还是因为我的经历还不够,其实并不理解他们的建议?这些都是有可能的。只有先弄清楚这个,才能知道下一步我应该采取什么方法。不要一开始就排斥,最不应该的是反唇相讥,因为你伤害的是想帮助你的人。父母还好,其他人很可能会远离你,包括你的爱人朋友。
如果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我,可以沟通。如果确实落伍,比如父母的建议,听听也就好了,不要试图去说服。可以转移话题,周旋,还可以?(待补充)。如果是因为不想走他们的路,更应该听听就好,不要去说服或者辩论。道不同不相为谋,谁也说服不了谁,就不要去试着说服。有些事情,经历多了,也许我会理解他,他也会理解我。不要因为这些事情影响友谊或者感情,亲情。还是可以一起喝酒吃肉唱歌蹦迪不是。
Array
要能得到真实反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有些可能是真理,有些则干脆就是废话,比如“只要努力,就能成功”。我始终相信,真正牛的人不会给出模糊的东西,就像上面说过的能力范围一样,一个靠谱的人给出的建议,也一定包含着他的适用范围。
当我们面对他人给出的建议时,除了保证对方有说话的资格之外,还要客观的评价一下自己和这个人的差距。这也是为什么我之前会写《“连他都行” 才是最好的鸡血》,一个合理的逻辑推演就是,有个人做到了,我和那个人差不多,所以我也有机会做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