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有一段,我到现在都记得很清楚。在《陆小凤传奇之幽灵山庄》这一部中,陆小凤卧底幽灵山庄,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在众人面前,以及没有丝毫的证据下猜测老刀把子的真实身份,并且说的有理有据,当时所有人都不相信,只能去找武当掌门核实,此时,我记得是鹰眼老七的手下进来了,说了一句话武当掌门已经逝世了,后来陆小凤问了这个人,武当掌门死前有没有说了什么,鹰眼老七的手下回答了陆小凤,说了一句“陆小凤猜的没错”,当时读到这里真的不得不佩服古龙的这种智慧,还可以用这种方式呈现出来,当时整个都惊艳了,不得不佩服古龙,以至于读到最后才知道,木道人的武功、谋略、智慧均在陆小凤之上,这也是陆小凤唯一的一次失利,一次惨败各个方面被完爆,包括最后陆小凤和木道人比拼内力也是很精彩的一段,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能和成为神的西门吹雪一战,最后死于报应之下,但是毫无疑问这部小说中最大的胜利者是木道人,到最后知道真相的也只有陆小凤,虽然木道人死于报应之下,但是谁也不可否认他的成功。读完这部小说之后真的会被古龙的思维所折服,也不得不佩服他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金庸的江湖在世间,古龙的江湖在天涯。
金庸和古龙,都各自发出过对人生和命运的终极之问。
金庸问:“我是谁?”古龙问“天涯远不远?”
前一问,是充裕、富足后的哲思,问的是人生的意义;后一问,是孤独、漂泊中的追寻,问的是人生的归宿。
金庸的侠是世间的侠,就是你我这些凡俗之类,从来都家世来历分明,被世间万物包裹着,父母、师长、亲友、君臣,江湖、庙堂、家族、草莽,各种关系,侠客们都要一一面对,江湖里也有世间万象。
古龙独辟蹊径,决然离开人间,把他的侠客带到天涯。他的江湖里侠客没有来历,宛如孤星,仿佛自天地初始、江湖开辟的那一刻,他们就已经冷冷地在立那里。他们永远在赶路,却不知道要去何方。你不知道他们的故乡在哪儿,他们的初恋是谁。你能看到他们此时此刻陪在身边的女人,却不知道他们曾经爱过谁。
金庸小说普遍70分,数量少,但没有烂篇。古龙冒尖的地方98分,烂的地方2、30分,古龙最好的都是中间的部分,一到结尾就是玄中不玄、奥中不奥的悬疑推理,感觉古龙更适合写类似《少年包青天》的侦探推理小说。金庸文笔优美流畅,古龙小说什么现代词都有,放到今天,他可能连iphone手机、vivo手机都用上去了!金庸小说结构严谨,首位呼应,开头看似繁琐,实业为后面做铺垫,古龙有时候为了增加篇幅,开头一大堆东西和后面基本没有关系,而且什么废话的对白都有,金庸小说剧情基本都紧凑合理,古龙有些地方就是纯粹的糊弄事,好多缺陷都隐藏不住古龙的两个突出特点,一就是独树一帜的简短段句,二奇诡无比的故事。
古龙写江湖,是情与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金庸写武林,是正与邪,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所以看上去古龙的格局似乎不及金庸大。但论人物塑造,古龙的人物塑造更出色,无论大人物小人物,都有血有肉,不凭运气,不比出身,更讲究一个情字。而金庸人物则棱角分明,大人物高不可攀,小人物恰到好处,讲究缘法,重视条理,重一个道字。论情节,古龙精巧,开局精彩,却烂尾较多,保持剧情不烂尾的都成了精品。金庸则跌宕,娓娓道来,越写越精彩,但漏洞也会随着情节的铺排越来越多。两位先生都是武侠小说的宗师,都喜欢。古龙作品中,最爱欢乐英雄。金庸的则偏爱笑傲江湖一些。
金庸的武侠是平常人的武侠,直说大仁大义不说阴谋诡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古龙的武侠是江湖人的武侠,快意恩仇不死不休,翻脸比翻书还快。温瑞安的武侠是官场武侠,忠心有忠心的理由,背叛有背叛的无奈。要宣扬教化,金庸当头,符合当下价值观。要说风流人物,张扬个性,还是古龙合适。若讲事故人心,处事之道,还是要看温瑞安。世上总有好人也有坏人,可也有不好不坏的人。好人杀不尽坏人,总要相处,这就是温瑞安中诸葛神侯要说的处事方式。不要眼里只有金庸古龙,温瑞安同样值得拥有!
金庸写人,人格更高于普通人。人性更阳光。哪怕韦小宝也是大义不缺。写的侠更接近于人们想象中的大侠。更接近完美。古龙写人,人格低于普通人。人性偏暗。小李飞刀风流倜傥,武功高强,可也跑不出儒弱的性格。写的主人公大多都有缺点。更江湖。至于谁好谁坏。有当代人评论过,说金庸之后难有武侠。可偏偏出了个古龙另辟蹊径。把江湖人性写的无人能出其左右。有华人之地必有金庸。有江湖之地必有古龙。每个读者自有心中的哈姆雷特。何必论什么输赢。古龙倒是给金庸出过一个难题:冰比冰水冰。金庸致死无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