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不了的原因是不知道怎么写了。以前写文,简直是天马行空在流云飞雨之上,虽不加润色也能自感洋洋洒洒。那叫一个无拘无束。现在呢,开始揣摩了,在揣摩着啊,是写自成套路的“风林”体呢,还是要搞一个仿生?仿生还要说去仿谁?仿完了去给谁看,就要去适应谁的风格,比如知音体?哎呀这个试过了,不太好弄的是那个太仿真,要不故事体?又是雕琢又是凿刨的,也怪累的。
你说“才思枯竭,枯的不是才但竭的却是你所有的思”高考的失利无疑是对你过去整个青春奋斗进行了一个宣判,你毫无疑问就是个失败者。你在学习上没能取得一定的好成绩那么你未来的路也将不会是一帆风顺你所有关于梦想的不切实际都只能随着高考一样埋进岁月里。字字铿锵都像是一把锋刃的刀刺进你的皮肤你的心脏乃至你所有会思考的神经里……
以前,不知道才思可以枯竭,自己没想过。朋友说我的才思不可能枯竭,因为太善于观察,所以别人很随意的一点小事我都能拈来作文。事实上却非如此。这不,现在就有枯竭的感觉了。
开始时候还真是有点郁闷。不过适应了两天之后,就发现,忘了也是一个好事。忘了以前怎么行文了,不妨重新开始,一张白纸好了,说不定我就要学画画了。
王安石的诗,“栩栩幽人梦,夭夭老者居”。他讲自己孤独的晚年,看上去很可悲,但是有一种托付于才思的开阔感,这是别有洞天的趣味,凡人不知。
今天的才思枯竭啊,可能是要成就明天一位牡丹画派的大家!看,原来才思枯竭都能成为一种快感。说实在的,不服行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