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对于电影的评价是不是过高,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这是好事情。我们其实知道,市场上烂片横行,并不是资本方想拍烂片,而是因为这种模式风险低回报快,拿一个ip找几个鲜肉就能来钱,谁去用心拍啊,电影梦想?那是次要的。但是尤其这两年,观众好像不好糊弄了呀,有些吃相难看的电影不怎么卖座,甚至亏钱了(对,就是那几部,你哭也没用~)赚钱真是越来越难了啊~这个时候战狼出现了。作为一部完成度较好的作品,亮点,突破,制作水平,都是有的,但是配得上现在这个票房吗?我觉得没有,但是在这个乱七八糟的市场里,观众们还是选择给这样一部有良心的作品投了票,就好比平时吃多了屎,突然吃个炒饭,已然满足并且有些惊喜的意思。
我只说吴京夫妇,因为我去看电影的目的是看吴京。吴京1974年出生,那么今年43岁了。在我眼里,世俗的43岁男人,差的,应该是大腹便便,生无可恋的样子。好的,应该是在咨询男人40之后是不是就没有生活的意义。再好一点的,也许任一些公司的高管,但是梦想这件事,和他们没有关系,听到这个词,他们会有一丝丝想笑。而吴京经历长期的低谷,没人请自己,就自己请自己。不管吴京将来是否能超越这一次的成就,我想说,一个男人能在这个年纪,得到自己女人的全力支持,然后去做一件自己最想做的事,还他妈做成了。这件事本身就是神话。最后,要论一个男人背后女人的重要性,我想说谢楠真是的特别帅。
更多的人,是终于找到了突破口得以表达自己对当今电影产业的不满,终于找到了机会狠狠的抽流量电影一嘴巴。大多数人没有能力左右庞大的电影市场,但当他们找到机会时,会不遗余力的表达出自己的态度。大多数人没有能力击败不满,但有能力心照不宣的为英雄喝彩。就好比战争年代,大多数百姓装着良民没有能力剿寇,但却不遗余力的为军队偷偷送去粮食和药。中国人的品性和价值观让我们习惯于选择做那个默默投票的人。
中国电影市场极速扩张,随着中国加入WTO,要求每年必须引入指定数量的进口影片,貌似34部/年。伴随大片的引进也逐步养成了用户走进电影院观影的习惯,观影人群中有6%的用户每年观影12次以上,这部分人群以一二线城市为主,我们称之为固定观影人群,他们贡献了中国年票房的48%。《战狼2》的成功无疑要感谢被众多高质量大片培养出来的观众。
中国人崇尚“和为贵”的文化背后有一种非常决绝的韧劲儿和狠劲儿:只要确定了一个目标,不管一开始多么不可能都要给你把结果搞出来,且不怕失败,不计代价。就像百年前国人的共识“一定要救亡图存,民族复兴”,但到底怎么做?那就一个个试!于是各种势力,各种思潮轮番试了一遍,在付出了巨大牺牲之后找到了一条路。
我想这部电影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这部电影很好的把握住了我们中国人与生俱来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我们强烈的民族情感这两条主线。所以电影一上映就引起了我们世界各地的中国人的强烈共识,因为这部电影深深的激起了我们内心深处强烈的民族情感。,所以说这部电影的成功是肯定的也是必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