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事情主要看性格吧,一部分人是享受独来独往的自在感,无牵无挂自由自在。 还有一部分人是因为自身的原因,被其他人远离,可能是因为邋遢、抠门等等,最后是我想要细说的一部分人是因为当时的环境里没有适合的同伴而选择独来独往的一部分人,他们不喜欢独来独往,他们也喜欢热闹,也希望在逛街的时候有人陪,吃东西的时候有人能吐槽,比如我,高中三年,独来独往了一年半,其实还有半年是痛苦的搭伙吃饭,不是说身边的人不好,只是真的聊不到一块儿去,可以说是三观不和了,这种情况下还是独来独往的状态令人舒服一些。可是后来到了大学,情况就不一样了,遇到了三观和的室友,不再独来独往,吃饭有人,逛街有人,所以如果你现在独来独往,不要着急,有时候友情也和爱情一样,是可遇不可求的。
我的独来独往,只限于本人居住所在的城市里,因为我是路痴,不敢一个人出门远行。对于我来说,还是比较享受独来独往的感觉,一个人漫无目的走在街道上,看到我感兴趣的人和事,会驻足观望,不会受到别人的约束。自己独处时,不用面对、迎合那些我厌恶的人和事,特别是一个人在家里的时候,可以自由自在的宣泄情绪,如果觉得心里委屈无处倾诉,我就把电视机的声音调大,痛快淋漓地大哭一场自己排解,免得被别人看到。不必担心外面的喧嚣扰乱了心性。生活的时间和空间也可以,完全依照自己的意愿来安排。晨起为自己制作一杯卡布奇诺咖啡,独自品尝来自咖啡的香醇,感觉好不惬意。总之独来独往让我拥有真正的自我。
与人为善是教养,独来独往是性格。更多的是社会进步太快,欲望诱惑的强烈,有些人会不知所措加快步伐进入群体,有些人选择慎独安静,俗话说得好,每个人的心里面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能看到烟,也有种通俗易懂,独来独往是一种自己生活放松方式吧、在自己学会在独立的空间里思考。
独来独往在古代是大侠的生活,自由自在,仗剑走天涯。一直到民国时期都是清心寡欲,自力更生的清修之人远离尘俗的选择。现在要是哪个人还想独来独往的生活,不是没有朋友圈,就是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很难做到一个人生活。这样的体验就是孤独,寂寞,冷。
“天马行空独往独来”是无拘无束的感觉。我想如果是人,就是追求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想往那种没有约束没有外界干扰,纯天然的享受。但现实社会没有的,就是自然界都需要各种各样元素,按照规律办事,没有规律的生活或状态就会造成混乱不堪。
有一首歌大概是这样写的,“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我一个人吃饭旅行,到处走走停停,也一个人看书写信,自己对话谈心……”,独来独往也许是对生活的一种无奈,也许是一种习惯,也许是老天特意安排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