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万物之灵,理性的主导作用其实也是很强大的。或者,可以借用另外一个比喻,人的本能意识就像是一位君王,他有着无穷的力量,而且说一不二。但是这位君王,同时很懒,很傻很天真。他饿了就吃,渴了就喝,高兴就手舞足蹈,悲伤就放声大哭。他是没有节制的,也是凭着本能欲望而行事的。这就是我们自己。而理性呢,他像是一位年老的宰相,充满了智慧。在这位睿智的宰相的辅佐下,王国得以顺利发展,一切都变得井井有条。但是宰相毕竟不是君主,在极端情况下,他是可以被君主斩杀和毁灭的。不过凭着无穷的智慧和理性的思考,宰相总能把很傻很天真的君主控制在自己的股掌之间。这位宰相,就是我们的理性。
有了理性,我们就可以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办法来行事。根本没有必要去感性或者是本能去争。我们要的不是胜利,事实上,我们也永远不可能取得胜利。但是,理性可以与自己的感性合作。去接纳它,爱护它,让它开心,然后控制它。就像是车夫喂给马吃草,宰相哄乱发脾气的君王。理性是人的一部分,它的理想来自于人本身。理性既受到人的主导,也能反过来主导人。而理性也绝对不是刻板的要求,它的最主要的特点之一,就是保持灵活。
弗洛伊德曾经有一个著名“车夫与马车”的寓言。理性就像是一个车夫,他觉得自己是主人。想赶着马车去哪里,马车就得去哪里。而实际上,如果马发起了脾气,或者是受惊了,它就不再听车夫的话了。所以,最终能决定马去哪里的,其实是拉车的马。而即使是马听话的时候,车夫的指令,也只能通过马来实现。如果没有马,车夫和马车哪里也去不了。这里的车夫,就是理性,而马就是感性,而整个马车,就是人类本身。
似乎我们的理性与感性,智慧与本能之间,一定是对立的,非此即彼的。其实,没有必要非得拼个你死我活的。理性和感性之间,最重要的是要合作。因为绝对力量上来说,感性或者本能是无穷无尽的,理性根本无法抗衡。无论是车夫还是睿智的宰相,都不能去挑战马匹和君王。但是,人能力就在于有智慧,而拥有理性本身就是最大的优势。
理性思考,只是人的一个方面。与充满动物性的另外一面,感情或者是人的本能相比,实在有些太弱小了。比如说,我们常常心里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但自己就是做不到。小到早上起床,达到一些人身关键问题的拖延。理性在这些方面,无一例外的都出现了深深的无力感。从这个方面来说,确实是人主导理性,而不是理性主导人。
所谓理性主导人,可以理解为世界是唯物的,人自身都是大自然产物。人是有渺小的一面、有大量不可知、有至少是现在太多的无能为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