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黄渤在《上车,走吧》与《疯狂的石头》中的本色出演拿来作对比,可以说黄渤在这两部片子中塑造角色形象时,内部动作设计全靠本色体验——这些跟黄渤人生轨迹高度重合的人物角色,仿佛就是为黄渤量身打造的一样。而在《斗牛》一片中,黄渤绝没有像上两部片子一样,单纯进行本色体验就能设计好人物内部动作的机会——他根本没经历过战争,也不是一个农民,也就是说黄渤在《斗牛》中对牛二的体验必须进入类型体验的阶段。本片中,黄渤已经能够做到从这一类型的角色的共性出发,深入体验,进而做出合理的表演设计,演技醇熟自然。
最早看到黄渤演的角色是,2003年的一部电视剧,叫《追你到天边》,黄渤在里面某一集演的工地大工棚里面的民工。刚出现的时候在和一些有势力的工友因为一些事儿吵架。还没什么特别。第二天早上,在工地上,几个工友聊天,黄渤站在铁铲子上玩着找平衡~。就那一个瞬间,让人感觉这到底是个会演戏的民工哪还是一个顶级的演员呀?简直把工地上的生活工地上的小人物演活了。
很多演员演戏需要用无数的标签来表现,我就是这个人物,甚至要借剧中人物之口来描述这个人物。而真正的好演员根本不需要这些,他就这么演着,你跟着他的脚步视野走着,就知道他是那么一个人物,他的性格是什么,所以知道他在遇到某件事情的时候会如何,这才有了感同身受。以上是演技,当然黄渤最让人称道的还有个人魅力。
黄渤在《亲爱的》中演出可以打100分。人物表达特别精准浑成,且几乎找不出瑕疵。惯演底层小人物的黄渤对田文军这一角色的演绎可谓是游刃有余炉火纯青。几处哭戏是他的“亮彩”,我“略人所详”,不再多说;我想特别说说的是,他最好的演出瞬间我觉得是面对不断的外来打击时的自我消解、主动消解。
一个片段一直让我记忆犹新。在农民工之生存里他演的民工角色一直默默喜欢一个洗头妹,一个晚上他和洗头妹两人站着,她一步步边走向他边逼问他是否喜欢他。他那闪躲的眼神,底气不足的喘息。声带颤抖回答她。反正看得我心一下就酸了,他那时并不是影帝,更不红,其貌不扬。但我就觉得他一定会是个人物。
依稀记得,多年前看《农民工之生存》当时看到黄渤饰演的角色,我以为是个群演,因为这tm太像农民工了,简直就是我心目中农名工的形象,而且黄渤的颜值配上农民工的身份也没sei了。之后知道其实是个演员的时候,不得不感叹,他太有生活了。夸张点说,他的表演水平可以堪称是戏剧界的赵本山了。





